劉老師六十多的年紀,但保養得宜,臉色紅潤,頭發黝黑。為人非常溫和慈祥,看到洛霜進來笑著招手讓她坐下。
“這首國破山河在的背景故事,不知你知不知道”
洛霜點點頭,原主記憶里有,當初她拉片子的時候,特意去研究了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
草木深深景如故,老馬歸途人不識。這說的是魏州歷史上一場慘烈的戰役。
那是一場滅國之戰,吳國和魏國是鄰國,相互摩擦上百年,隨著魏國的發展,實力越來越壯大,而吳國因為內憂外患,漸漸有了頹勢。
在一次吳國國君死亡,王子們為爭奪皇位內戰之時,魏國舉國來攻打。
這一場戰爭持續了十年,別看吳國王子們誰也不服誰,但吳國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相國,他在王子們之間左右逢源,并忽悠他們與魏國對戰,并率領百官發誓,誰打贏了魏國,就全力支持這位王子。
眾王子心里也明白,如果魏國真的打進來了,他們這些人的下場也不會好,在相國連哄帶勸下,也紛紛答應了這場軍事較量。
因此眾位王子雖然各自為戰,但還真就拼了命的去和魏國為敵,并且不依不饒,百戰百殆,百殆百戰。輸了就繼續打,人沒了就征兵。
打到最后,幾乎全民皆兵,就連女人都上了戰場。
最后的結果,吳國還是輸了,而且是以極為慘烈的方式,原本整個吳國有六十多萬人,十年戰爭打下來,全國上下不足十萬,而且大部分是老人帶著孩子。
當然,魏國也好不到哪里去,這么多年的戰爭,國內的青壯年都去當兵了,有的身體殘疾,大部分一去不回。
最后魏國雖然贏了,但也沒有落到好,國力耗盡,最后被相距甚遠的齊國吞并。
國破山河在的故事,就是說一位老兵,回到家鄉后發現,草木依舊在,但早已沒了人煙,零星幾個還不是認識的鄉人。
這首曲子相當應景,契合了白玫瑰當時的心境。
劉老師見洛霜知道,就沒再強調背后的含義,開始細細講解關于唱腔方面,情感轉折方面的內容。
感謝原主從小培養的音樂素養,雖然和曲藝方面有較大的區別,但老師講的內容,洛霜還是聽懂了,雖然不能現在就融會貫通,卻也不是一問三不知。
劉老師也知道洛霜是個演員,可能對曲藝方面沒什么了解,在講解過后就一句句教洛霜怎么唱。
這個曲調是比較簡單的,又經過劉老師的改編,更加貼合現代的唱法,不太需要運用太多的花腔,因此洛霜還能跟的上。
劉老師教了好幾遍,見洛霜記住了,就讓她自己唱,然后隨時糾正洛霜的發音。
“在咬字方面你得注意,有的輕有的重,不知道你聽過魏州方言沒有,他們說話的時候,喜歡最后一個音節放輕。你大概是京州人,最后一個音節比較重,唱歌也一樣。這樣不對”劉老師聽了幾遍,然后對洛霜道。
洛霜思索了一會兒,然后嘗試用魏州方言去讀曲詞,一開始很不順,后來漸漸找到了感覺,越來越像魏州那邊的風格了。
劉老師有點驚訝,“沒想到你還學過這個”
因為大融合,聯盟要求所有人學習正統的官話和鄉音,其他的都不需要,洛霜一看就是京州人,居然對魏州話有涉獵。
要知道京州離魏州相當遠,坐飛機都需要十幾個小時,而且即便去了魏州,交流用的也是官話,很少涉及當地的鄉音,除非是真的喜歡,或者搞這個研究的。
洛霜笑笑,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原主的天賦了,她好像非常擅長語言方面,接觸一個月就能順利抓到精髓,然后能說能聽懂,當然了讀寫那是另外一回事,需要系統的學習。
原主喜歡拉片子,無論什么地方的片子,只要是好電影,她都會去看。
魏州本地話的片子她也研究了不少,還常常一部片子拉幾遍幾十遍,這導致了她能聽懂,甚至用本地化說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