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報紙上寫的內容,十四嘴角抽抽。
他們這些爺們,也不贊同女子出門讀書,然而時代變化太快,他們的福晉,他們的姐妹都在外面忙活著,他們要是敢攔著女兒來第一小學,家里不得鬧翻了天啊
老先生看他們都看完了,就收回那張報紙,細心地疊好放回去,這個之后還要用的。
十四詢問,“皇家學院里,姑娘多嗎”
老先生看了他一眼,“和男孩一樣多。”
“真的”十四不相信,他覺得那些漢臣可守舊了,姑娘一定會關在家里,有的還會修一個繡樓,出嫁前都不允許下繡樓,也是沒誰了。
還是他們滿人家的姑娘好,打馬游街都是常事。
老先生看他們一席旗裝,還帶著那么些下人,腰間的黃帶子明顯,就知道這肯定又是哪些爺們,也知道他們想問的是什么,慢吞吞地回到,“事實上,漢家的姑娘比滿人和宮里的貴人都多。”
而且她們還各個飽讀詩書,六歲剛入小學的年紀,很多已經能讀會寫,甚至還可以簡單作一首小詩了。
“為什么”十四驚奇,漢臣們有這么好說話
十三剛剛一直在翻閱那一疊報紙,指著一則消息對老先生道,“是不是因為這個”
老先生點點頭,“沒錯。”
“是什么”十四湊上去,就看到一個版面,全是任用書。
第一排第一行就是,任命張廷玉嫡女張嫣為桐城知府。
十四睜大眼,“知,知府”這可是四品官啊
“老先生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嗎”十三明白,如果不是發生了什么特殊情況,是不可能任用女子為官,更何況是一府的知府。
張廷玉的這個女兒,他有印象,當時鬧得極大。
張家自小給她訂了一門親,長到十六及笄的時候,誰知道對方祖父過世要守孝,于是張家小姐就等著。三年后,好不容易孝期過去了,張嫣也十八了,兩家就商議著,趕快把婚事辦了吧。
誰想到,男方家里的老夫人作妖,要讓男方退了張家的婚事,娶她嫡嫡親的外孫女。
外孫女父母過世了,被接來了外祖母家,老夫人見外孫女可憐,自己身體又不好,護不了多久,就想讓她嫁給自己的孫子。
可她的孫子都成婚了,唯一一個還沒有娶妻的,就是和張家定親的這個。
兩家當然不愿意,可老夫人舔著臉,拖著病體來到張家求情。
張家被逼無奈,只好答應退親。
之后沒多久,那男子就和表妹成婚了,一月后,老夫人就過世了,過世前留下話來,讓孫子答應,此生唯此一妻。
是怕她死后,孫子貶妻為妾,然后重新迎娶張家小姐。
要知道張家的張英可是大學士,張嫣的父親張廷玉年紀輕輕也成了四品官,張家幾乎是漢臣的頭領。
張家知道這個消息后,氣壞了。
為了你家的傷勢,耽誤我家姑娘就算了,現在居然還這么惡心人,一向好脾氣的張英都惱了,在朝上尋了那家的男人不少錯誤,讓他們的官位一貶再貶。
于是大家也知道了,張英不是沒脾氣的,只是平日里君子當慣了,好似誰都能欺負到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