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之后,有人就覺得,張嫣在張家受寵,于是一個個上門求情,為的什么大家都知道。
可張嫣確實年紀大了,這么一耽擱,就快十九了。
然而這姑娘是個聰明的,立即對外宣布,要侍奉祖母回老家。
而張家也對外透漏,要在老家給閨女找一門合適的婚事,不需要大富大貴,上進即可。
就這樣,張嫣和祖母回了桐城。
一年后,張嫣又定了一門婚事,是桐城知府家的兒子,嫁過去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鳴,育有一子。
可就在兩年前,桐城爆發瘟疫,張嫣的丈夫和公公,全部出去主持救援,之后感染瘟疫死了。
更糟糕的是,桐城的官員死了一半以上,凡是能做主的,都倒下了。
夫家就剩下婆母一人,而這張瘟疫來的又快又急,百姓們見知府父子都死了,再也忍不住沖擊城門,想要逃出去。
張嫣明白,如果讓他們真的逃出去,可能會感染更多人。
于是她痛定思痛,把兒子交給婆母照顧,自己戰出來主持大局,她是知府家的兒媳,又是張家的女兒,廢了一點手段,居然真的把桐城穩定下來了。
后來,朝廷派了救援的人過來,帶來了藥材和大夫,同時也關上了桐城的大門。
救援的將軍見桐城井井有條,就完全交給了張嫣處理,他要趕去別的城鎮。
其實這場瘟疫是從周邊蔓延過來的,其他地方還有人趁機鬧事,不然也不是是將軍帶兵過來。
桐城是附近最大的城,他原以為這里的情況會最糟糕。
卻沒想到,糟糕是糟糕的,因為官員事必躬親的原因,大多數官都感染的瘟疫死了,可也因為這個原因,叫百姓們相信張嫣,愿意服從她的安排。
將軍留下了一些兵給張嫣,自己帶人走了,而張嫣也確實做的很好,穩定了當前的局面。
后來瘟疫過去,雍正想到改革,就借此機會,讓張嫣走到了臺前,原本是豎立一個女子為官的形象。
卻沒想到,張嫣做的非常好,居然在短短兩年時間,把桐城發展成了安徽最富裕的城池,其業績之突出,少有男子能及。
大家都以為,是張廷玉這個父親,和張英這個祖父在背后默默支持了,然而并沒有,張嫣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做到的。
她的本事,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再加上全國各地興建起來的銀行和工廠,女人占了主流,于是安排來管轄這些人的官員,也變成了女人,張嫣不再是獨一份,可也是標桿。
這個版面上列舉了十幾個名字,都是這一兩年任命的女子官員。
利益驅使,有守舊的官員,肯定就有不守舊的,在制定女兒也能做官后,那些大人們哪里還會放過這個機會
至于被人抨擊牝雞司晨,呵呵,最狗拿耗子的就是睿親王福晉了,看看她這些年都干了什么
還有人不知道她是朝廷的大財主嗎
雖然她的錢,也是那些夫人小姐們的錢,可睿親王福晉能用錢生錢,百倍千倍的賺來,那這些錢就是她的。
而這些錢,有一半以上借給了朝廷。
不要以為是朝廷直接征收,這可是睿親王福晉,誰敢征收她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