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雙方在一條戰線上能反復爭奪數日,留下成堆的尸體,甚至有時候,太平軍來不及清理壕溝里的尸體,反漢同盟聯軍新一輪沖鋒就上來了,結果反漢同盟聯軍的士兵踏著被尸體填滿的壕溝,更加輕易的涌入了戰線!
有時候,反漢同盟聯軍占領戰線時間長一些,就會將太平軍修筑的工事破壞掉,這個時代的防御工事跟一戰時期是沒法比的,壕溝很淺,主要依靠胸墻等工事抵擋鉛彈,用人力很容易就能推平。
因此,每一道陣線在反復爭奪后,都會化為一堆無用的廢墟,依靠刺刀沖鋒的反漢同盟聯軍,最不怕的就是在廢墟里跟太平軍近身肉搏!
太平軍天王近衛軍哪怕單兵刺刀肉搏能以一敵二,仍然在這場戰爭中落入劣勢,結果導致大多數太平軍的高級軍官都不愿意讓自己的士兵陷入肉搏中,試圖以遠距離火力殺傷反漢同盟聯軍。
但反漢同盟聯軍的指揮官也不是傻子,所以在后世里赫赫有名的‘豬突’沖鋒被發明出來了,豬突沖鋒在機槍橫行的時代里都十分有效,更何況是面對一群前裝步槍的射擊?
只要一鼓作氣沖上去,反漢同盟聯軍就能利用源源不斷的生力軍,將整個陣地徹底淹沒,至于為此付出的生命代價,反倒是次要的了。
雙方的戰爭由于太平軍在米尼步槍上的優勢,已經演變成了慘烈的原始陣地戰!
如此慘烈的交火,太平軍天王近衛軍的高層指揮官,很快將漢協軍調到了后方,正如薛泰燊所報道的那般,漢協軍表現最好的時候,也沒有堅持上十分鐘……
同盟軍和太平軍早已殺紅了眼,戰斗激烈時,一天下來甚至會有上萬雙方將士血染沙場!
打到后面,每一名踏上戰場的太平軍士兵,都會在自己身上綁上一圈手雷,連上引線,因為涌上來的同盟軍士兵實在是太多了,十次有九次都會在第一輪進攻中失守,太平軍士兵只能依靠自己的性命盡可能多的殺傷敵人。
正因如此,反漢同盟的軍隊進攻的步伐才如此緩慢,一周時間只推進了數里地,但士兵的數量卻傷亡了近十萬!
雙方的戰損比達到了一比八的恐怖差距!
因為戰線的反復爭奪,太平軍偶爾也會利用己方過硬的軍事素質,發動一些小規模的突襲,所以繳獲了很多同盟軍的前裝榴彈炮,自然而然的,米尼步槍在同盟軍手里也早已不再是優勢。
攻下太平軍陣地時,滿地都是戰死太平軍士兵遺落的米尼步槍,早就被送往法蘭西腹地研發仿制了。
只不過,米尼步槍相對于燧發槍是一種全新的武器,不像開花彈,技術含量不高,所以一時半會反漢同盟還沒有研發仿制出來,只能依靠原始的人潮攻勢進攻太平天國為首的軸心國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