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飛揚一目十行的將極星十七律秘笈瀏覽一遍,卻見尾端字跡一變,顯然是換了另一人的留書。
“北斗注死,南斗掌生,袁公所留拳掌十三式,得生死變化,窮盈虛妙理,可謂天授之招。晚輩慕紫軒既得此招,自當承繼前輩遺志,光耀吾派聲威。
然羅睺、計都、月孛、紫炁四式劍法雖暗合天軌之律,卻仍滯于行跡,未若無跡可尋,無邊無際之劍。
晚輩棄劍多年,自無緣此劍,難承袁公之情,羞愧甚矣,故在此苦思十日,對劍法忝作修改,聊以添花,望有后人得之用之,不負袁公之情。”
不消說,留書之人自是慕紫軒,見此留言,應飛揚也不禁咋舌贊嘆,慕紫軒語態雖然謙恭,但若翻譯下來,大概可以解釋為“掌法不錯,我湊合著收下,但劍法仍差了一籌,我就不學了,順便給你修改一下,希望以后有其他人能撿到。”
“好大口氣我便見識一下,師兄你是漫無邊際的胡吹還是真有獨到見解。”應飛揚心中暗道一聲,繼續看下去。卻是越看越覺心驚,最后竟擊節喊出道“好個慕紫軒,真有你的”
便如慕紫軒所言,袁天罡所創四式劍法以天象星軌入劍,招式既然名為極星十七律,自然招如其名,招式變化暗合天道,是極盡星辰變化規律的劍法。
對天下絕大多數人而言,這已是可遇不可求的頂尖劍法,然而慕紫軒何許人也他可是清苦道人顧劍聲的首徒,領他踏入劍途的是古今天下最頂尖的劍客,耳濡目染下見識豈是尋常人可比
在常人看來招式暗合天軌便是道法自然境界,但在慕紫軒看來,有規律便是有破法,脫出行跡之外才算真正的自然之境,所以對劍招又做了修改。
原本的劍招帶著晦澀數理,玄奧難解。另應飛揚望而生畏,然而經慕紫軒這么一修改,竟是舍棄了深奧算學,深入淺出又直擊要害的闡明了劍理。而劍法也脫出原有行跡,更加任性自然。
“太可惜了師兄,你不再用劍,真是劍界一大損失”應飛揚心生慨嘆,竟生起惋惜之情。
縱然應飛揚自詡劍道奇才。但慕紫軒所留的劍理,仍令他耳目一新,果然,能被清苦道人收做開山大弟子,慕紫軒劍道資質自然也是超群拔萃。
“真不知師兄與師傅鬧哪門子矛盾,竟然棄劍不用,也虧得他能舍得。”
應飛揚本想研習劍法,但此時卻起了較勁的心思。
“我現在是他師弟,若學了他創的劍法,這輩分不是亂了么。他留得劍招我不學也罷。
“師兄既然能將袁天罡劍法改良,我豈能落于其后,恩,算算年歲,師兄大我七歲,在墻上留招是在三年前。也就是他二十一歲時。那四年之后,我二十一歲時,再以我所改造的劍法,與他墻上留招較個高下,也好看出。誰更勝一籌。”
想到此處,應飛揚強忍誘惑,不再鉆研細思慕紫軒所留之招,轉而看向袁天罡原版的劍招。
四招劍法都以四余星命名。分別是“紫炁耀天華”、“月孛歸神隱”“計都擾星宇”“羅睺蝕暗日”,招式或正或奇,各有神效,端得顯露出袁天罡超凡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