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飛揚卻面帶困惑,靜默不語,半晌之后,雙目忽得再現澄澈,笑道“晚輩聽聞,念珠一百零八顆,代表百八煩惱,一念一轉,輪回一周,便是摧破諸天煩惱,但大和尚已是登臨彼岸,倒駕慈航,何來堪不破的煩惱,又何需此念珠這念珠,本就當是晚輩的才對”
應飛揚說著,將手高高舉起,卻見圣佛尊腕上念珠竟緩緩消失,隨后,竟赫然出現在應飛揚掌中。
而應飛揚又將念珠高高扔起,“既是晚輩的煩惱,晚輩只需慧劍存心,一念自斷”
說話間,忽見劍氣經空,應飛揚身不動,一股劍氣卻如驚鴻過眼,沖頂而出,竟又是一式迎佛心天,劍意空靈澄澈,不染塵埃,竟又是與先前截然不同的氣象,一劍劃出,念珠兩斷,而氣勁猶未衰竭,直向而上,撞向塔頂梵鐘。
“當”
鐘聲再度響徹,震動三千世界被一劍兩斷的念珠并沒有崩散墜地,而是如清晨的露珠,化作泡影消散
而鐘聲之中,隨著念珠消散,周遭一切好像變得“真實”、“清晰”起來,仿佛第三劍斬斷的不止是一串念珠,而是一方虛幻世界。而今回歸現實,眼前依舊一名僧人,一個蒲團。
應飛揚卻豎掌胸前,躬身道“現在才算是初見,晚輩應飛揚,拜見圣佛尊久聞佛門他心通的法門,今日圣佛尊入我心境,點我迷障,才知此法非凡。”
眼前圣佛尊哈哈笑道“好小子,佛爺真是在塔里呆的久了,難得一次往別人心境里溜達溜達,竟然還被察覺了。”
依照二人言語,原來自應飛揚登上塔頂以來,所見所聞都是發生在應飛揚的心境之內,并沒真實存在
而應飛揚此時也哭笑不得,需知擅闖別人心境乃是大忌,這大和尚卻不知避諱,在他口中說的倒像是串門般,于是,應飛揚綿里藏針回應道“晚輩所修的天隱劍界和殺神劍章皆是心神的殺法,總算在最后能有所感應,反倒是大和尚你,又不是做賊,何需怕人察覺”
“哈,是佛爺失禮了。”圣佛尊也坦然道歉,隨后道“不過,就是要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才能見人見己,窺得本心,小友現在感覺心境如何”
應飛揚閉目自審,片刻后睜眼,露出喜色道“眼下靈臺清明,了無塵埃,多謝大師指點,我對達摩劍法的領悟更上一層了”
原來,應飛揚雖面上灑脫,但眼見師兄慕紫軒步步沉淪,淪落至今日慘狀,難免生出同悲之情,塊壘難消,又只能積郁在心,若長此以往,終將成心障。
而此時圣佛尊入他心境,引導他使了三次迎佛西天,三招劍法,用出三種不同境界。最后一劍,更是心凝慧劍,將此煩惱斬去。
一念澄空,迎佛西天一式得以脫胎換骨不說,一法通萬法通,達摩劍法中的其他劍招,也因應飛揚的體悟而升華。
這不存在的三劍之約,卻給了應飛揚切切實實的提升。
但圣佛尊卻猶然搖頭,道“今日煩惱拭去,明日煩惱又生,雖是時常勤拂拭,但終是無止無休,應小友離通徹此劍法,達至無上究竟的境地,猶差臨門一腳。”
應飛揚道“圣佛尊是說本身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但道理好說難做,晚輩終究身在凡塵,如何遠離諸天煩惱,總不成還要出家”
圣佛尊眼睛一亮,道“好主意,小友既有此向佛之心,佛爺這就安排給你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