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紫軒雖然領的是司天臺七品靈臺郎一職,理論上是崔光景的下屬,但那只是掩人耳目的身份,崔光景何時敢拿他當下屬使喚
不提慕紫軒那兩根手指頭就能捏死自己這把老骨頭的修為。
不提慕紫軒手下眾多聽從號令的修者。
單說慕紫軒能出入宮廷,見天子而不拜,他崔光景能有著待遇嗎
能嗎
那慕紫軒出了岔子,憑什么讓他背鍋
但強忍心中委屈后,崔光景恍然大悟,第二個反應是,天子這是在借他來敲打李林甫
即便滿朝公卿中,也少有人知曉,大唐十五道外,還有個不服唐皇管轄,而歸修者自治的第十六道通天道。
更少人知,連通通天道和大唐的樞紐之意,道門圣地的昆侖山早已被一伙名為六道惡滅的邪徒侵占了近三年。
很不幸,作為慕紫軒的主官,雖然只是名義上的,崔光景就是少之又少知曉這些訊息的那批人。
而李隆基同樣也知道。
他言明昆侖山逆賊,便是要敲打李林甫,昆侖山早被賊人占領,哪來什么道家道德之地,哪來的什么祥瑞
不在朝堂上揭穿李林甫,只是因為作為皇帝,他希望在這災禍四起的時候出現祥瑞。
但他得讓李林甫明白,他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被李林甫哄著,讓李林甫幫他處理些煩心事,但他不能是被當成傻子哄著
想到這,崔光景偷偷抬頭看向李林甫,那李林甫頭顱低垂看不清面色,分不清這位最能體察上意的百官之首,此時是因為皇帝敲打而誠惶誠恐,還是裝作誠惶誠恐
但不管如何,察覺皇帝用意,崔光景首先要做的便是表態,“臣御下不力,錯付國恩,錯付陛下厚望,臣汗顏,愿替慕紫軒領罪”
果然,李隆基并沒有真追究他的“過錯”,只道“比起請罪,先說說這爛攤子該如何解決吧。”
崔光景誠摯道“臣以為通天道修者不服教化,由來已久,所以不能操之過急,只能拉攏眾派,徐徐圖之,眼下當務之急,是當該劃清界限,不使慕紫軒一人作為,污了陛下清名”
眼下之意,便是舍棄慕紫軒,將一切都推為慕紫軒自作主張,李隆基點頭,嘆道“也只能如此了,李林甫,你來擬個章程,走中書門下審議,司天臺改制更名為太史監,隸屬秘書省,崔光景才識淵博,通天曉地,擢為正三品監令。”
崔光景大喜,立時叩謝道“謝陛下厚恩”
打了一棒后,終于吃到了甜棗。
司天臺改名太史監,職能大體不變,但卻是撇清關系的重要舉措。
坑害通天道內眾派的是司天臺,關我太史監什么事
看似只是自欺欺人,但正道眾派不可能因慕紫軒而造反,皇帝也不能明著與眾派撕破臉,彼此都需要一個臺階。那一方愿意自欺,一方愿意欺人時,改個名字,便是留下緩頰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