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正道聯軍中的各門各派人員,有些是為報酬所趨,有些是受師門命令,有些是唇亡齒寒,不得不參戰。
來此原因千般萬種,追根究底,皆為利而來。
唯有華章儒府的學子例外。
華章儒府結構松散,是比起門派更像個學院,學子為求學而來,去留自便。所以沒有師門強迫,他們會出現在昆侖絕頂,只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該來。
歷天書之戰,青城之戰,再至今日昆侖之戰,轉戰千里,深入死地,儒門學子人人身上都披傷戴紅,師長喪命,同學慘亡,精神上亦遭無情磨礪。
有人不堪忍受,中途逃走,但大浪淘沙后,每個留下的人,都已親歷地獄,而如今,依然直面地獄。
他們不是沒有選擇的權利,但他們還是出現在了這里,驅使他們蹈死不顧的,不過就是四個字,“舍生取義”
世上真的有這些人,說不切實際也好,說書生意氣也罷。
他們相信天地正氣,浩然長存,身為儒門弟子,澄清玉宇,掃蕩邪氛,這便是他們的大義
所以,當日,已經嫁為人婦,生兒育女的洛曉羿重拾弓弩,振臂一呼,他們便自發跟隨,扔下書筆持起利刃。
而如今
“義之所向,有死無生,諸君可愿同往”許聽弦縱聲高呼,劍鋒指向前方高塔,從未有人見過許聽弦這樣忘情高呼,也未有人見過慣于藏拙的琴劍公子今日現出鋒芒,凜然,銳利,氣度昂揚,這才是學冠六藝的儒門公子,才是令眾學子心向神往,亦步亦趨的標榜。
“敢不相陪”在萬般皆虛的世界中,儒門弟子呼出真實的心聲,震撼天地的聲音,是對這虛假世界的抗議。
聲浪如潮中,儒門學子沖陣向前,向死而生。
人間道的陣勢被拋石機砸出空隙,陣腳散亂,此時正是唯一沖陣時機。
可只要人間道等穩住陣勢,再度合圍,他們沖陣之舉就成了孤軍深入,結局九死一生。
可儒門弟子卻毫無畏懼,他們一邊向前沖陣,一邊大笑狂歌,或吟誦古今圣賢詩句,或許傾吐腹中錦繡文章,好似要在生命最后時刻,向天地一展長才,也是在用這種方式砥礪自己初心,對抗層出不窮的幻術迷惑。
“攔下他們,攔下他們”
死尊者無法理解,這些讀書人為何突然無懼生死一般,帶著驕傲和自豪發起自殺式的沖擊,他只得連連下令,召集道眾抵御,可依然擋不住儒門弟子的長驅直入,每一步都有人倒下,每一人倒下,都會成為鋪開前路的磚石,三十丈,二十丈高塔已近在眼前,甚至已能看到高塔之上人間道道主的面容。
一向玩弄人心的人間道道眾晏世元,此時蒼白面上已露出一絲訝異。
“千鴉齊飛”死尊者不容有失,嘶吼一聲,再施千鴉之術,聒噪烏鴉遮天蔽日。先是兩個逃竄的人間道道眾被啃噬成白骨倒下,隨后前排的幾個儒門學子亦被鴉潮吞沒。
“再敢后退者,唯死不留”死尊者辣手懲戒了兩個逃竄者,讓人間道道眾立時冷靜下來。
正道聯軍已無拋石機可用,儒門學子悍不畏死的攻勢雖然猛烈,但在三方合圍下,也只是強弩之末,人間道道眾擺脫被拋石機砸懵的狀態,迅速穩住陣腳,再度組成防線,守在高塔之下。
二十丈,二十丈,還是二十丈
儒門學子熱血拋灑,足下血流已蜿蜒成河,可一腔孤勇終有盡頭,無數學子豁盡性命,可戰線仍難再推進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