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教是用不上了,東瀛人卻還能加以利用。
深耕中州內陸多年、還未暴露底細、還沒被挖掘出來的東瀛細作引領駱越人跋山涉水、暗渡陳倉,讓整整三萬駱越軍、五百駱越江湖人神不知鬼不覺地繞行到嶺南腹地,合幽冥教之力斷去了通往嶺南城背后的三條補給線。
自二十年前的外夷大戰后,為防范于未然,嶺南城關除了原有的三條補給線外又新開辟了兩條。
從西北方順向畫弧至東方,分別是云浮大道、三水道、清遠道、河源道以及閩地與嶺南互為補給線的南閩大道。
眼下南閩大道被東瀛人從海面上切斷,閩地軍隊正在雙翅、李驀然領銜的義云山莊江湖義士支持下努力爭奪回掌控權。
僅存河源道一路,由一伙中州江湖義士攜嶺南軍守護住了這條生命補給線,勉強給嶺南城續了口命。
這伙中州江湖人主要由道義盟、聽雨閣、散人居、醉紅顏酒樓所屬高手領隊。
飛飄、紫風、石中火三位聽雨閣骨干成員均在其中。
為了給運送輜重的車隊保駕護航,這十天來河源道上攻守交斗頻頻。
單單飛飄與夜殤的對壘便有三回。
飛飄深知不能放任擅使樸刀、殺傷面極大的夜殤在這大場面中隨意施為。
一照面就緊緊鎖定著夜殤,不讓對方施展開手腳,不讓對方有大開殺戒的機會。
飛飄使喚的雙刺并不走奇詭一道,而是講究快靈猛,以及不殺敵人不罷休的有進無退。
夜殤又何嘗是吃素的
這十來年間他敗過傷過,卻從沒退縮過。
就算他所操持的樸刀不及雙刺靈活多變,他也能夠以攻對攻的方式來彌補防守缺漏。
是以這樣的兩個人斗起來,自然是沙飛石走、風生雷動
加之兩人不乏破釜沉舟、愈戰愈勇的性子,交斗越久便越發難解難分。
以二人為中心的方圓十五丈內,容不下第三個人立足,也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從旁插手
若非兩人還身處沙場之上,否則這已完完全全淪為江湖武人間的生死較量。
鑒于首次運送輜重時大批貨物糧草遭毀,抵達嶺南城關時僅余寥寥三成,而嶺南山多水富的狀況又無法讓中州方畢其功于一役將這些偷渡客一網打盡,再次往前線輸送補給時中州方被迫改換策略化整為零,少量多送,與偷渡者對拼人數消耗。
二次交鋒時又上演了如出一轍的激烈爭鋒。
夜殤、飛飄兩人再次生死相向,偏偏誰都拿誰無可奈何。
各自又帶了十余處大小不一的傷痛回營休養。
第三回交戰時,興許是紫風與石中火的規勸起效,飛飄終于率先做出了改變。
她已意識到自己與夜殤的單打獨斗僅是限制了夜殤個人戰斗力,卻忽略了大局傷亡。
看著一同上陣的隊友一次比一次少,自認為尚有余力做得更多的飛飄當然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接過更多重擔。
她要讓夜殤反過來追著她打,讓夜殤來限制她。
所以,她便在河源道上殺瘋了
從駱越偷渡而來的江湖人這輩子沒見過這般瘋狂女子。
十來人一齊出手都困不住這女子。
前后三十來人輪番接力也拖不住女子前進的腳步,仿若飛蛾撲火。
若不是幽冥教“狼判官”橫刀攔下對方,想必這入陣白衣片刻換紅裝的女子殺穿他們五十人后,還能接著把另一半都給屠盡
此役之后,飛飄已在駱越人心目中烙刻下一個半身白勝雪半身紅艷血的女魔頭形象
至于夜殤,他對哭娘子是這般說的。
“我都快和飛飄打出感情來了。
“明明是她先盯著我不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