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斧勇士攻得疾,退得也快,知道什么時候該壓制對手,什么時候該避退鋒芒,出色平衡能力不論在鐵索上還是在空中都仿若置身水中徜徉游刃有余,讓一陣反攻無果的姜逸塵暗嘆人外有人。
畢竟這樣一位能在鐵索道上和他打得有來有回的,放眼當今中州江湖,姜逸塵自信數不出二十個人來,而瓦剌這七位勇士中至少便有眼前這一位,另六人又實力幾何呢
姜逸塵心中不禁有些擔憂,又有些無法理解,瓦剌人要真能大批量培養出這等高手,倘使能再沉寂個三年五載,先混入中州江湖挑落各個幫門,直至彼時才來發動入侵戰,豈非暢通無阻、如入無人之境
當然,姜逸塵并沒多少時間去理清這些思緒,因為眼前的對手并不允許他繼續心不在焉,對方捕捉到了他目光中的迷惘,已再次欺身攻來
咣咣咣
短斧勇士像是個陀螺在索鏈上進退有度、旋轉飛舞。
姜逸塵除了后退,似乎只有疲于招架的份。
重斧雖沒有貼面刮下姜逸塵臉上的寒毛,卻切切實實地削斷了他幾縷被風揚起的亂發。
然則,短斧勇士竟未乘勝追擊,加緊攻勢逼迫姜逸塵忙中出錯暴露破綻,好一擊致命。
而是按部就班地照其自己的節奏循序漸進,打算以斧擊之震顫余勁逐步麻痹姜逸塵的神經,溫水煮青蛙。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這重斧的個頭能這么大,那所帶來的威勢也非區區寸寬細劍可比。
姜逸塵已是看出短斧勇士對敵經驗豐富、步步為營、小心謹慎、輕易不上當。
也不再藏拙,手中的鐵花劍一抖,一化二、二化四,幻化出足足六道光劍卡住雙斧進攻路線。
噌一聲
適才還攻勢如潮的短斧勇士在那一瞬將受阻卻尚未受阻之際,便像是嗅到危機機敏縮回身子的靈蛇,一下子倒掠出三丈之外
而就在其原立身前后,章魚觸手般的紅荊棘虛影以及淡白光暈不甘地緩緩消散于無形。
那是姜逸塵于不動聲色間布下的兩道八門陣法,傷門和死門。
除了驚走短斧勇士外,再未起到半分作用
短斧勇士居然知曉他有何能耐,已做好了提前規避的準備
姜逸塵為此愣了愣。
要知道,他此來特地帶上了易大叔送的鑲銀鳳翔袍,再拿孤心魂送的鐵花劍迎敵,主要目的便在于唬人。
不論是正面名聲還是反面臭名惡名,“殺手夜梟”這個名頭已在中州打響,瓦剌人不需花費太多功夫即可打聽到相關情報。
而一個穿著富麗堂皇、武器又看來花里胡哨的劍客在中州江湖中或許特點已足夠顯眼,也足夠鮮明有特色,卻勢必難以同當前聲名在望的高手劍客對號入座。
那么,這樣一位劍客對于瓦剌人的情報網而言就是個空白。
哪怕瓦剌人明知這是狡猾的中州人在故弄玄虛,卻也得乖乖和中州人一起歸于暗處,站在同一,不得不多花些心思及時間來試探對手。
這也是姜逸塵等人用來拖延時間的千方百計之一。
可眼見短斧勇士對一名劍客施展八門陣法竟有著足夠的應對心得和經驗,還是讓姜逸塵大跌眼鏡并充滿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