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未解,姜逸塵吸進了一大口寒風。
看著短斧勇士毫不遲疑地正面向他,后掠著退離凌霄渡。
姜逸塵能追得上,但攔不住,更別說擊斃對方。
遂靜靜地目送其回退到莽荒之原,奔回軍陣之中。
“你們可有看出對方的門道”
已退回神筆峰的姜逸塵向眾人發問。
他之所以將短斧勇士引到凌霄渡中段再戰,除了利用環境優勢外,也是想讓己方能從旁觀察對手。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沒能拿下對手的情況下,其他人能以各自的角度幫自己復盤。
“武學方面的專業性姜小哥和冷妹子自有計較,我僅從自身經驗出發,敢打包票那矮蠻子一定受過非常嚴苛的魔鬼訓練,而且是那種不亞于沙場上隨時見血定生死的實戰,能練出那般機警而不冒進的戰術素養,肯定吃了不少掉肉見骨的苦頭其他人還有觀察到什么,不管粗的細的,一五一十都說出來。”
當先開口者面方鼻挺、眉短目正、立如松、聲如鐘,正是此次精英小隊主隊長楊大信。
雖只經過短短數日相處,但能在此危難時刻共同來面對千軍萬馬,姜逸塵、冷魅與這支精英隊伍每個人不說掏心掏肺,卻已做到了相互熟絡、相互認可、相互信任。
多數精英小隊成員年紀都比姜冷二人稍長些許,稱呼上便都隨隊長楊大信的叫法。
早在姜逸塵獨自上橋應敵前,大家便已商量好各自分工及各種突發情況的應對,目前這情況對方淺嘗輒止,眾人除了瞪大眼睛干巴巴地看完姜逸塵在橋上和那矮蠻子獨斗了一炷香,哪有余事可干
好在這場對決算不得枯燥,尤其是那矮蠻子現身之時那兩對大斧,看著就嚇人,可那般猛烈攻勢都沒能把看起來瘦削的姜小哥砸出個一星半點淤青,大伙兒心下不禁又對姜小哥高看一籌。
別看這些軍兵們平日里很少碰見爭斗得沙飛石走的江湖人,可什么是真功夫、真能耐還是能分得清的。
要知道姜小哥幾乎是從始至終都居于被動,也就是所謂的挨打一方,而一直主攻的矮蠻子都無法把姜小哥奈何,姜小哥稍一發力,對方就恨不得躲到十萬八千里遠,這還不足夠說明誰更有底氣
聽隊長打了個樣,又讓大家不要藏著掖著,大伙兒便井然有序地把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況及心中猜測說出來,給姜小哥與冷妹子做參考,一時竟頗有朝中群臣諫言獻策的感覺。
姜逸塵與冷魅自然熱情而一絲不茍地一一聽下記下,再經二人甄別篩選后,逐一挑出對手的特點進行確認,另挑出疑點同眾人反復琢磨與推敲。
這么一頓分析,時間便不知不覺過了正午。
兼具負責炊事的不惑老兵李忠文吆喝其他三人忙活起來,別誤了飯點讓大家餓肚子。
楊大信贊同地又點了數人一起幫忙,同時向對岸望了眼,說道“希望那些北蠻子可別廢寢忘食,猴急地來硬的。”
類似情況,類似景象,同樣發生于對岸的瓦剌大軍里。
只是相比起神筆峰上十七人群策群力的頭腦風暴,瓦剌大軍中這時候說得上話的除了七名勇士外,僅有其他三名領將。
九個人聽著一個人說完適才對戰情況與白衣劍客的能耐,無不眉頭緊蹙,討論聲也是稀稀落落、時有時無。
然則,沒有七嘴八舌的來來回回好像更容易得出定論。
瓦剌人弄不清那白衣劍客是何來歷,也管不了對方有何底細,他們能肯定的中州人目前在神筆峰上所安排的兵力必然極其有限,否則不需要單單拎出個劍客高手來演中州兵法中的所謂“空城計”。
他們現在需要搶時間,那無論如何都不能和時間過不去,討論得再久都不會有結果,還不如直接進入正題,用行動硬逼中州人就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