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嘯伯是個老實人。
老實人的生活大多很簡單。
陳嘯伯的大半生也不算復雜。
簡單的出生,簡單地繼承家業。
接過父母的搟面杖,在老家鎮上獨立經營起饅頭店。
而后簡單娶了個老實本分的媳婦過門。
陳父陳母屬于是老來得子,嫁出去兩個女兒只有年關時偶來探親。
二老身子骨并不好,才看著兒子成家立業,還沒抱上孫子、享受幾年安生日子,便攜手入了土。
陳嘯伯十八歲時已不得不和發妻相依為命。
發妻賢惠溫柔,身子卻偏柔弱,嫁入陳家后,被陳嘯伯悉心呵護了三年才懷上陳家子嗣。
不料孩子尚未出生就出了意外,陳妻一次出門買菜遭一伙過路盜匪欺侮,一尸兩命。
從那天開始陳嘯伯眼前的世界就變成灰暗的。
他想不通老天爺為何如此對他。
不太會喝酒的他買醉一年,敗光家底。
沒錢買酒喝了,他想到出家。
可還沒走出五十里地,就被正在征兵的官府給強行帶走,去守離家五百里外的中州北部邊關。
或許對于那時的陳嘯伯而言,軍營委實是個可以撫慰傷痛的好歸宿。
陳嘯伯在那待了十年,老老實實、本本分分、不爭不搶,竟被不聲不響地提拔成了一名百夫長。
而后便是那場烽火連天的外夷大亂。
許多人死去,陳嘯伯活了下來。
又十年過去,陳嘯伯熬成了城關主將。
接下來三年間,陳嘯伯碰上了近十起瓦剌軍規模不一的擾襲搶掠戰。
在他穩健地主守后戰策略下,未吃過一場敗仗,也未拿下過一場勝仗。
總之,中州方面的損失不過數個兵卒、數匹戰馬,瓦剌則數倍于中州,全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陳嘯伯不說有多大的功勞,至少苦勞不可否認。
然則他并未受到過任何嘉獎,甚至在第四年時被彈劾撤職
原因是敵來畏戰有失中州軍血性,敵疲不打、敵走不追乃放虎歸山留后患之大過
這因果很可笑。
但在朝堂之上,這般事屢見不鮮,大家伙見怪不怪,就不覺得可笑。
自然也沒人會去笑話陳嘯伯。
不過老實人陳嘯伯似乎從未將這些身外事放心上。
他的心自我封閉久矣,即便是十數年間面對邊關戰事也沒能讓他重燃熱血。
免職令下來,他什么都沒爭辯,也沒有任何心思起伏,就收拾東西一走了之。
當年有人慧眼識人把陳嘯伯提拔成百夫長,后將之任命為守關主將,這時候也有第五侯站出來為陳嘯伯據理力爭。
爭得個至少能養老的平海郡閑職。
初時陳嘯伯在平海郡踏踏實實過了兩年閑散日子。
后面他便發覺有越來越多人,越來越位高權重之人開始親近他重用他,給他資源供他帶兵練兵。
陳嘯伯不愿牽涉到各種是是非非里,但也不愿得罪人,朝廷要啥他能照做便照做。
至于站隊的事,他從不表態,就那么一聲不吭地待著。
了解陳嘯伯之人顯然都知道其脾性,沒有過分緊逼,而是放任自流。
神風營順風順水地被陳嘯伯訓練成型。
首次亮相便是在今年三月三中州武林的百花大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