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胎這一段用了大量篇幅描寫,朱三娘親眼所見成型的孩子落下,有眼有口有鼻,儼然是個活孩子,卻通體烏紫。
生活已如此艱難,朱三娘卻要遭遇更多苦難。
傻子出去玩時不小心摔到河里淹死了,朱三娘得知后卻沒有難過,只悄悄松了口氣,心想“那冤家沒了,我便日后好生伺候婆母,相依為命”。
她是這樣想的,但她的婆母卻以一百個銅錢的價格將她廉價賣進了窯子。
這就是“風塵記”的由來。
自古文人墨客都愛寫詩歌頌名妓,們在他們的詩文里或美貌無雙,或能歌善舞,或深明大義,一些大詩人與歌姬的愛情更是令人動容――但他們沒有任何人注意過底層的生活,在他們看來,大概裙下之臣無數,美貌無雙琴棋書畫精通,便是淪落風塵也算得上是一代佳人了。
而身為男人,他們欣賞、追逐這樣的女子,卻從不會憐憫她們的人生。
只看見那賣笑時的璀璨耀眼,不見轉身后的苦楚淚水。
而底層過得更不是人過的日子。
真以為誰都能一笑千金嗎真以為誰都能得遇良人從此脫離風塵嗎真以為做躺下腿一身來錢快又輕松嗎真以為都是自愿的嗎
朱三娘從早到晚不停地接客,嫖客們不在意她生得如何,總之是個女人,又便宜,幾文錢就能玩到,窯子早收回了買她的成本,又極盡可能壓榨她全部的價值,恨不得吃她的肉吸她的血
她下身潰爛患了臟病,懷了幾次孩子都被粗暴弄掉,第二天又繼續接客。
那些來嫖的男人們沒有人會憐憫她,他們只把她當作一個器具,就這樣,直到病再也治不好,渾身長滿爛瘡,朱三娘跟另外幾個同樣快病死的姐妹一起,被窯子丟到了路邊等死。
新的一天太陽升起時,綠豆蠅們圍繞著路邊的尸體歡快的嗡嗡起舞。
“我大概是要死了,我終于是要死了,我還是快些死吧。”
這是朱三娘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話。
父母兄弟,丈夫公婆,她都沒有留戀,她一個字都不認識,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她勤勞、堅強、想要活下去,但怎么樣都活不下去,這是為什么呢
朱三娘風塵記像是一個響亮的巴掌,撕下了籠罩在安昌國的一層遮羞布,不知多少人為了朱三娘而哭泣,從未讀過這樣淺顯易懂卻又苦出膽汁的小說,怎么會有這種類型的小說
而朱三娘風塵記在最后的結尾處,卻接了個“待續”,很多人涌去書局詢問掌柜,待續是什么意思難道朱三娘沒死,難道朱三娘碰到了好心人,救了她,她以后也能像普通女子一樣,成親生子了
掌柜的有苦難言,這他怎么知道他又不是作者,哪里知道那位小先生在想什么
謝隱深諳營銷之法,他在大街小巷都買了唇舌伶俐之人去宣傳,不著痕跡間推廣這本朱三娘風塵記,又在酒館茶樓高價請說書人說這本書,更是抽時間將小說改成了戲劇,加了許多唱詞,準備自己辦個劇院。
就是,還有點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