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咱們這是在開教研會,不是在開茶話會”敲桌的人是一位年紀看上去六十多歲的老年男人,頭發花白,發際線幾乎退到了后腦勺,“咱們師大明明是國內最早一批成立天文系的大學,但是最近幾年,咱們天文系每年招生都招不滿人本科一個班才二十出頭,五年前,三十人都不止諸位帶研究生、博士生的教授們,你們說說,這兩年你們有幾個弟子”
會議室里的議論聲并未停止,反而更嘈雜了。
有人探頭說了一句“主任,不是我們不招,明明是咱們培養的本科生,結果不是外保,就是出國。問就是其他學校排名高”
頭發花白的系主任冷笑一聲“為什么其他學校排名高”
“”
“因為人家學校的老師論文發的多論文發的多,排名就高;排名高,學生就多;學生多,還何愁沒人進你們組,做科研、發論文嗎”
話說到這份上,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
系主任的眼神掃過一名名老師,有些年輕些的,羞愧地低下頭;有些年長的,不動如山,還伸手拿過旁邊的瓷水杯,喝了口熱茶。
系主任嘆氣。
他轉了口風,開口道“當然,咱們系的新生力量還是很不錯的,剛來系里半年,就發了一篇影響因子很高的論文”
他的話仿佛是某種神奇的魔咒,所有老師們都慢慢轉過了頭,看向了會議室的最后一排。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場景設計,整個畫面對稱地分為左右兩半,人群像是被一只看不見的手撥開,從第一排開始、從正中間開始,每個人都扭轉了身子,看向鏡頭。
這個畫面,會讓鏡頭后的觀眾有極強的代入感仿佛被眾人圍觀、注視、竊竊議論的,正是自己。
這種被圍觀的畫面只持續了短短十幾秒,很快切回到主人公身上程老師低著頭,短發垂落在耳畔,手里正轉著一支筆。她感受到了眾人的目光,抬頭平靜地看向諸位老師。
然后,她開口說了兩個字“承讓。”
倒是很有她的風格。
會議散場后,程老師被系主任留了下來。
系主任說“小程,關于市一中的天文講座,我問了一下,其他老師都沒有時間,你要是沒事的話,干脆你去吧。”
程老師微微蹙眉“可我從來沒做過講座。”
“沒事,給高中生開的講座,不用說得太深,以科普為主,培養一下他們對天文學的愛好。當然,最重點的是,鼓勵他們報考師大天文學系”
程老師無奈應下來。
“那就這樣吧。”系主任大手一揮,“市一中老師的聯系方式你有嗎這事雖然是學生社團牽頭的,但開講座還是要聯系他們的老師。”
“有的。”程老師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主任,我高中時就是在市一中讀的。”
劇情進展到這里,郝夢越發期待顧啟明接下來要怎么講故事程老師居然是市一中的畢業生,那她當年有沒有加入過那個天文社團珍珍被母親戳破了謊言,她的愛好還能繼續下去嗎
有那么一瞬間,郝夢覺得她理解了顧啟明寫這兩個角色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