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頭轉動之間,忽然想起今早和袁冬初一起出去的秀春和小翠。
“貴人賞了多少銀子你和秀春、小翠是怎么分的”袁長河問道。
“菜錢是她二人的,賞錢”袁冬初講了她們三人的收入分配,讓袁長河大感欣慰。
她家閨女長大了,也聰明了。不但能做事,還能把方方面面都處理的周到。想來以后就是嫁了人,也不會讓自己受委屈。
“行,咱買肉買面,今晚吃餃子。”袁長河渾身是勁兒,感覺腳底都要生風,又把小元寶塞回袁冬初手中,“咱冬初自己會賺錢了,這錢你自己留著,等出嫁時,看喜歡什么,給自己添置什么就好。給閨女吃頓餃子的錢,爹還是有的。”
這幾日他用心尋摸中人的路數和規矩,看來得抓緊時間了。閨女小小的動了個念頭,就賺了八兩銀子,他這當爹的可不能混吃等死。
他這邊信心滿滿的給自己打氣,沒防住他家寶貝閨女順桿兒就爬了“那行,咱再買只雞,燉了明天午飯吃。”
“”袁長河瞬間無語,好想收回剛才的話怎么辦
當天晚上,袁家父女兩人著實改善了一頓。胖乎乎的餃子,肉多菜少,蘸著醋送到口中那個香啊,袁冬初感動得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這么久,她終于吃了頓像樣的飯。
院子里的雞籠,還關著一只從集市買來的老母雞,只等明日一早宰殺,燉了午飯時吃。
冬初家養著三只母雞,但那是養著下蛋的。
嚴格說來,這個時代的雞,都是養著下蛋的。除了有錢人,通常情況下,人們吃的雞都是已經老得不下蛋老母雞或者公雞。
冬初家也曾有過老的不下蛋的母雞,還有捉來的小雞養大了,發現是公雞的,卻也沒舍得殺來自家吃,都是合著攢的雞蛋,一起拿去集市賣了換錢。
在袁長河的觀念中,他家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給女兒攢嫁妝。
這種老母雞分外耐燉,沒一個時辰根本就燉不爛。但這樣燉出來的雞也分外美味,即入味又有嚼頭。
買肉、買面和買雞的錢,在袁冬初的堅持下,還是用的那只小元寶。
買白菜時,袁長河曾提議,用家里的薺菜或者馬齒莧試試,說不定真的很美味。
結果被袁冬初斷然拒絕,理由是那種吃法不是窮人家吃的,等她家有了錢再那樣吃。
開什么玩笑短短二十幾天的時間,她被野菜洗禮的腸胃都有記憶了,無論薺菜還是馬齒莧,無論有多高的營養價值,味道多么鮮美,她都不稀罕。
她現在迫切的想吃紅燒肉、吃燉排骨、吃燒雞燒鴨,反正怎么油水足、怎么沒品位,她就饞著怎么吃。
她現在是窮人,人生從未經過的吃野菜經歷,把眼睛都吃的閃綠光了好不好
還吃野菜
才不
袁長河倒也不堅持,肉、雞、還有精貴細膩的白面都買了,一顆白菜而已。
待到把分量十足的餃子送入口中,袁長河也著實感嘆,肉多菜少的餃子,吃起來果然美味滿足。
父女二人一邊吃一邊感嘆,勁道的白面、肉餡抱團的水餃,絕對比蒸餃美味。若是和雜面餑餑相比,那就更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閑談之際,袁長河忽然說道“我今日在縣城碼頭遇到連家閨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