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成得到消息匆匆趕來,找了幾個小兄弟,先把母親送回家,請了郎中。
然后,趁著晌午前人多的時候,帶著一把刀子、拎了一塊磚,站在了鄉紳家的大門外。就是早些時候,顧母被架著扔出來,被人指指點點的地方。
年少的顧天成沒有上前哭鬧,而是用手中的磚砸開了鄉紳的大門。
大門打開,看門人出現時,顧天成手中板磚回轉,他把自己拍了個滿臉開花。
一時間,人聲鼎沸,十三歲的顧天成雖然是個半大孩子,但身量已經長開,就那樣不遜的站在臨街的大門外,扯著變聲期的嗓子,指名道姓的讓鄉紳和他家大太太出來分說事由。
說話間又揮手,手中的尖刀在腿上插了個窟窿。
當時正值初秋,人們衣衫單薄,圍觀的人看著血從刀口溢出,滴滴嗒嗒的滴落地面。很短的時間,這邊發生的事情就開始瘋傳,鄉紳門前寬闊的街道站滿了圍觀的人。
初時,鄉紳沒出現,是管家帶著人出面呵斥的少年。
怎奈少年怡然不懼,好像臉上、身上的傷和他無關一樣,只冷森森的告訴所有人不要想著等他的血流盡,在失去希望之前,就是他和李家拼的魚死網破之時他顧天成年紀雖小,卻絕不會做一命換一命的蠢事他發誓要讓李家家破人亡,讓他們為誣陷他母親付出代價,讓李家人為此事懊悔終身
當尖刀在腿上戳出第三個窟窿,場面足夠血腥時,圍在外面的人不但多的水泄不通,議論聲也越來越大,直指李姓鄉紳為富不仁、欺凌孤兒寡母。
李家鄉紳和他家大太太終于出現了。
同時出現的,還有衙門里的衙役。
衙門參與詢問,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李家日常清掃大太太房間的一個小丫頭,是大太太身邊得臉婆子的孫女。
小丫頭清理房間時,失手把大太太一件最喜歡的首飾碰到地上,慌亂之下摔了一跤,把首飾徹底損壞。
怕受主家責罰,婆子動了心思,借口讓顧母過來取兩件布料。
之后,發現大太太少了件首飾,順理成章的,便把這檔子事兒賴在顧母身上。
這種栽贓把戲其實沒什么技術含量,之所以能栽贓給顧母,完全就是大宅子里那種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毛病作祟。一個窮棒子,看見值錢東西在眼前,那是一定要拿的啊所以,已經認定的事情,怎么看怎么就是那樣。
事實清楚了,但這種事情就算審出結果,也夠不著多大的罪名,懲戒一番罷了。
要付給顧母賠償,這是一定的。
但是,顧天成小小年紀,在鄉紳門前的大街上玩命,當然不是為了要幾個賠償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