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微微勾勾嘴角,目光森然道“他不是給老九找了個有力的老丈人嗎方家最近幾年能臣輩出,族中子弟多有出息,你和瑞王都是他方家的女婿,陛下立哪個,方家就擁護哪個。有方家做后盾,我們日漸西山的王家,又算得了什么”
六皇子聽了母親的分析,頹然往后一坐“那我就要管老九稱陛下了我與他宿怨甚多,他豈能容我”
王皇后看著兒子頹喪的樣子,慢慢站起身來,走到他的身邊時,突然揚手給他一巴掌。
六皇子被打得臉紅了一片,愣愣看著母后,王皇后沉聲道“虧得你是男人,居然早早想著后路還不如你姐姐有韌勁我王勸雪的兒女,不達目的,絕不可輕言放棄”
六皇子被母后教訓得一激靈,也不敢捂臉,連忙站起來,低聲道“難道母后有什么補救的法子”
王皇后直直看著兒子的眼,低聲道“你父王的心,堅如磐石,有什么補救的法子無非就是火中取栗,險中求勝罷了”
說到這,皇后原地走了幾步,又回到了兒子身邊低語道“他老九雖然得了陛下的人心,卻無天下百姓的擁戴。當初在彥縣時,他縱容下屬貪墨修筑公款,到現在彥縣的河堤還是不夠錢銀修補,聽說彥縣那邊開春又鬧了災荒,流民無數,這些民怨只要利用好了,就是民心導向若是京城內外擠滿了怨憤九皇子的災民,這個節骨眼,你父王怎么好忤逆民心,立一個名聲狼藉的皇儲繼承大統”
六皇子聽了有些恍然“就是要制造民怨,搞臭老九的名聲”
王皇后搖了搖頭,緩緩低語道“那還不夠一旦京城有暴民,那么陛下勢必要增調軍隊。只要王家的軍隊能趁此機會混入城,就算你父王先前調換了布防,撤下你的人也沒用了你父王年歲大了,也該頤養天年了。”
說到最后一句的時候,王皇后突然伸手抓住了六皇子的肩膀,死死捏住。
感覺到了肩膀的痛意,六皇子再次倒吸了一口冷氣,他終于聽明白了母后的意思,她這是要逼宮啊
想到這,他不禁有些震驚,睜大眼睛,猶豫地看著母后。
皇后最知道自己兒子的性子,他向來只做十拿九穩的事情。現在自己說得如此激進,他定然拿不定主意。
可是王皇后卻已經深思熟慮很久了。
她繼續勸服兒子道“當年,圣德皇帝被圍,你皇祖父當機立斷,抓住了這個時機,利用方家和王家兩大世家的助力,才終于登頂王位。沒有他的大膽果決,就沒有你們今日皇子的富貴尊顯。你若遲疑不決,那就算了。只是你要明白,像北鎮王府那樣被貶荒鎮的偏宗子弟混沌度日的樣子,就是你的子孫明日的情形”
聽到這里,六皇子不由得打了個激靈
憑什么他明明才是正宗的嫡子,外祖家又是權傾朝野的長溪王家
若是就此將皇位拱手讓給一個奸妃所生的蠢貨,生之何歡,死又何懼
最了解父皇的,從來都不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他這白頭華發的母親才是最了解父皇的人。
既然母親猜到了父親即將立瑞王為國儲,那么他只能抓緊機會,才能為自己爭得一線機會。
那日,六皇子與王皇后密談了之后,便急匆匆地出宮而去。
就在他出宮的時候,正看見了奉旨入宮的九皇子。
老九腆著肚腩,正在宮門口與幾位剛出宮的臣子寒暄,一時談得熱絡,無人朝六皇子這邊望來。
那些出宮的臣子,都是陛下的肱骨之臣,應該是了解了最近的風向。
六皇子冷然一笑,沒想到自己身為皇子,居然早早體會到了所謂“世態炎涼”。
他沒有過去大煞風景,沖散了九皇子與重臣們的寒暄,而是順著一側長廊,帶著隨從徑自離去。
九皇子在圍攏的人群中,朝著六哥的背影得意一笑,然后繼續神采飛揚地與眾位臣子寒暄。
就在前幾日,他的王妃方錦書喜得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