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唯被帶回了殷家,雖然殷澤下手有分寸,但他還是下不來床。
而自那夜之后,方知歡和殷唯之間的鬧劇也在京城內傳得沸沸揚揚,比起紈绔子和花魁的愛情,久不歸京的昭勇將軍娶了自己原定的弟媳自然更有戲劇性。
殷澤當初投遞的折子是返京參加弟弟的婚禮,因此皇帝聽說殷澤成親后大為不解,即便殷澤后來補交了折子,也還是將人召進宮中問話。
齊國的君主是位仁善寬和的明君,雖然沒有開疆擴土的魄力,卻是位穩健發展的守成之主。
至少從這位國君即位的二十年來,齊國稱得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即便有天災,在君王的治理下也算和平地渡過了。
殷澤少年英才,稱得上是被齊國君看著長大的,對這個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孩子,齊國君頗有幾分老父親的心態。
“潤世啊。”齊國君喚殷澤的表字,斟酌了一下語句,力持委婉地道,“是遇上什么難處了嗎”
“陛下不必憂心,只是一點家事。”殷澤對齊國君也有幾分孺慕之情,有些不能與父親說的,卻能向這位令人尊敬的長輩輕易道出,“我許是有一番奇遇吧。”
殷澤想了想,還是如實將自己在山道小路上經歷的黃粱一夢告知了國君,隱去了柳裊裊的宿命,只闡述了回京的緣由以及齊國未來的國勢。
“竟是如此”齊國君對于殷唯和殷家主的所作所為也有些惱怒,畢竟他們的私心很可能會害死好人家的女子,“真是不知所謂,還好有你在。”
齊國君說著,神色有些踟躕,他不覺得殷澤的處理方式有哪里不對,但還是有些擔心這孩子為了責任而枉顧了自己的本心。
“陛下不必憂心。”殷澤輕易看穿了齊國君的想法,出聲安慰道,“柳小姐很好,我也心慕于她。”
齊國君聞言,這才釋然一笑“那就好,你們小兩口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
說完了眼下最要緊的事,齊國君便在意起殷澤的奇遇以及他所提及的未來的戰事“也就是說,夷族安分不到三年,邊疆就又亂了”
“是。”殷澤對于夷族叛亂倒是并不意外,邊境十年,他早就領悟到中原與草原民族難以調節的矛盾所在,“都是窮苦鬧的。”
草原土地貧瘠,嚴寒酷暑,難以耕種,作物只能一年一收,故而草原民族多以放牧打獵為生。一旦遇到災年,草原上的動物尚且難以存續,更何況是凡人
與之相比,中原地大物博,又兼之君王賢明,百姓自然和樂。草原民族與中原百姓比鄰而居,見狀怎能不眼紅呢
人若是餓瘋了,什么事都會做的。殷澤也不知道為了生存而犯罪到底算不算罪呢
“這也不算個事。”齊國君嘆了一口氣,“今年戰事剛平,安撫夷族又必須撥糧撥款,保不齊還要嫁公主郡主,年年如此,倒像是我們給夷族納貢似的。”
殷澤也覺得有些不妥,但夷族與中原之間的矛盾從古自今皆是君王的心頭大患,無論采取什么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那邊天高皇帝遠,草原民族又比中原人更熟悉那邊的地勢以及氣候,就算派兵強行將夷族族地征服,我方也難免死傷慘重,而且夷族蟄伏一兩年又會東山再起,實在是得不償失。
話雖如此,但從古至今中原這么多代皇帝都沒能想出好的解決方法,齊國君和殷澤一時間也沒有頭緒。
齊國君也知道此事急不來,左右還有三年時間,便批復了殷澤上奏抽調回京的折子,又許了他一個月的休沐,讓他回去好好打理自己的家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潤世啊,大丈夫若是連身邊人都護不好,談何而來的護佑蒼生啊”殷澤告退前,齊國君如此苦口婆心地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