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凝青成為安青瓷后,便也正式接管了她的一切,包括她的責任與義務,她的擔負與野望。
雖然被玄微上人帶回了太虛道門,但安青瓷并沒有“斬俗緣”,更沒有放下自己在凡間的一切。
目前徒水城中的一應事務皆由南安王妃與家臣共同治理,遇到難以取決之事才會傳信給望凝青,安家底蘊深厚,家中自然也有不少法寶仙器,傳訊不成問題。
安青瓷培養出來的下手都很忠誠,但是人心易變,現在忠心耿耿,以后卻是未必。所以安青瓷每隔三個月就需要回去一趟,在他人看來多少有些“心溺塵境”。
但實際上,安青瓷其實也沒有做好一心修道的準備,她會跟隨玄微上人一同來到太虛道門,主要還是因為自己的母親。
“青瓷,你要用自己的眼睛親眼去看,親耳去聽。你要知道這個世界有多么廣闊,以及你原本可以選擇什么路。”那位一生都沒有選擇的女人給了她選擇,“等你親身經歷了,見證了,卻還是覺得凡塵好,那你隨時都可以回來。徒水城永遠都是你的家。”
對此,安青瓷只是安靜地看著自己的母親,低聲道“那我要是覺得世外好,怎么辦”
南安王妃撫摸著她的臉頰,神情有些眷戀,但更多的卻是釋然“那娘親祝你長生無憂,仙途永昌。”
望凝青回憶到這里,微微有些失神。不知道為什么,雖然望凝青知道自己的身份,但奇怪的是,她并不對安青瓷的一切感到陌生。
如今太虛道門的外門中,因為安如意幾次三番大張旗鼓地前來討要玉佩的緣故,大部分外門弟子都知道安青瓷“盜人仙緣”的過往之事。
對此,眾人對安青瓷和安如意的印象也兩極分化嚴重,喜歡有之,討厭也有之。
一部分人覺得安青瓷太過冷血,強占他人遺物連點念想都不給對方留,這種行為多少有些冷酷;一部分人則覺得安如意整天尋釁滋事,非要將自己的私事鬧得人盡皆知,壞了道門清凈,故而心生不喜;還有一部分則認為強者為尊天經地義,搶奪來的仙緣也是仙緣,是安如意自己技不如人。
只不過,安青瓷天生喜靜,人又穩陳,大部分時候都不如安如意會來事,再加上玄微上人是無數修道人的憧憬,對于安青瓷的“好運”,當然也有人感到嫉妒。
因此,世人的天平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傾向安如意那邊。不過對望凝青而言,這并不是值得放在心上的事。
她向徒水城中寄了一封信,告訴家人自己已經決心留在世外,便開始著手操持自己避世后徒水城內的事務交接和未來發展的問題。
身為安家少主,她即便卸任也至少要準備好徒水城未來十年內的發展計劃,她執政才三年,一些律法還不夠齊備完整,總要等到新政根基穩固才能放手。
其次,關于繼承人的問題,望凝青決定采取選賢與能的方式。人選可以從安家以及分家中進行挑選,如果有外族人極具才能,又合眼緣,可以將之收為養子。
安青瓷在安家擁有極高的話語權,望凝青并不擔心這些政策無法實施。
更何況她走了登仙路,從此壽數久長,便相當于懸在所有人頭上的一柄利刃。都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但安青瓷護持安家百年太平安康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