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姬死后,平安京內的貴族們感懷她凄苦的過往,鐘情她物哀寂落的一生,也為她最后做出的抉擇感到困惑、不解,為此津津樂道。
她最后到底為何會用刀劍貫穿自己的心,為何會對霧見川說出那樣奇怪的言語
有人認為是因為善良,有人認為是為了大義,有人認為是為了愛情。眾說紛壇,意見不足而一。
蝶姬的一生,就像一道反復研讀也無法探究分明的謎題。
但走夫講了那么多遍蝶姬的故事,卻覺得那毒蝶一樣的女人未必會有如此柔軟的心腸。她或許最終什么也沒想,只是隨著性子捂住了別人的傷。不是因為愛也不是因為善良,只是因為她看見了,她能做到,便隨手給予了慰藉一樣。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崇尚物哀寂落的國家之中,蝶姬的故事有一種引人向上的、堅韌的力量。
“忘川最后成佛了嗎他擁有了心臟,是不是就不再害人了啊”
“是啊,祂等待的妻子已經化成了河面上的蝶影,變成了開在河川旁的藍色彼岸花。”
“祂能一直看見她,無論何時何地,想必從此以后,祂再也不會感到孤單了吧。”
“那大陰陽師呢他愛的女孩不見了,他又去哪了呢”
“他啊,聽說他從那之后便開始四處游歷,與很多人相遇,又與很多人別離。”
“他說,他愛的女孩有一雙寫滿了苦難的眼睛,所以他要將旅途中的美好寫成詩集,或許終有一日,她能看見曾經映在他眼中的風景。”
“含蓄之美是不得說,言語修飾會壞了美感,說得多了,便失了那股自然純粹、說不得的意境。”
毛筆沾了沾墨水,柔潤的筆尖在硯臺的邊角處別了別,將過于飽和的墨瀝了出去。
他提筆,落字,在那印有滄浪紋的梅花箋上寫下了流暢端正的字跡。
“優美的事物,是晴天的小雨,空氣濕潤不燥,泥土松軟不濘,飄忽的細雨被風吹得歪斜,透過枝葉照來的虹彩也跟著搖擺不定。”
那彩虹就那么小小的一點,荷葉上蓄的水珠被光一照,那彩虹便鉆進了他的掌心。
“如月息更來,吸氣尚覺得冷,晨間起得早了,木漏日下見樹葉凝了一層薄霜,葉脈清晰可見。”
“竹最為雅致,玉竹最好,紅線系了木作的牌子高高掛起,風一吹,耳聞喀啦喀啦的催眠之曲。”
寫到這,他忍不住微笑,紅線纏竹聽上去的確很美,但總有小動物被繩捆住,所以也只是催眠了一下午。
“換了風鈴,音色甚美,就是下雨時敲得太急,聽著有些可憐。”
“開懷的事,是林中竄出兩只狐,彼此打鬧嬉戲,踩在剛落了花的土地上,留下一個鑲了花的腳印。”
他當時蹲在腳印邊看了半天,忍不住用食指戳了戳那看上去粉嫩軟綿的“爪心”。
“文披月寄來的書信,好友相贈的鮮花餅,紅底黑邊的食盒翻開了蓋子,點點碎屑沾在信上,好似看見友人咬著鮮花餅奮筆疾書的神情。”
“水無月,下了一場大雨,冒雨趕回屋舍,滿身狼狽泥濘,在溫暖的和室內清洗沉重的身體,轉身,看見庭院里的紫陽花在雨中變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