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筆尖微微一頓。
“是青紫。”他笑嘆,仍舊落筆。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反反復復斟酌了語句,這才鄭重地下筆。
“花咲月,枝頭的櫻花開得正好,一片櫻瓣兒飄落在茶湯上,小孩朝湖中丟石子,噗通一聲響。”
“夏天,蟬鳴如雨,吱吱不停。有人覺得煩了,很用力地關窗,抬眼往外看,滿樹的熱鬧,卻不見半只蟲縷。”
“等到雨季,不時地下雨,衣物沉甸甸的,浸了水汽。身子不爽利,心情也難暢快,偶爾出太陽便會覺得開心。”
“秋風雁來,月見濃染,穿過滿地紅楓,踩在枯葉上的聲音,像木柴在燃燒。樹葉想必也是燃燼了,才會飄落于地。”
“山眠,雪化妝,冰面鏡,碎雪直往衣擺里鉆。抓一把吧,以為柔軟如櫻,誰料滿手濕膩。”
“夜晚,獨自飲酒,酒杯中的月輪朦朧泛黃,暮風有些涼,卷著葉落在地上。”
“去了海邊,能聽見潮騷,整夜無眠。”
“晨起,奔往海邊,卻見退潮時,有些海水被忘在了沙灘上。”
這一段他寫得飛快,比起先前的鄭重,這一段就像傾述一樣,一筆而就,毫無遲猶。
寫完,他的速度再次慢了下來,筆尖在硯臺中來回研磨,卻遲遲不寫下最后的落款。
“我實是見過很多人,走過很多的地方,但人間的美景這么多,我怕自己一生都看不完。”
“本想為你作詩,但怎奈何詩才不佳,為你作詩的人又那么多,你怕是不耐煩看的。”
他在最后一年的“美景”后款款落字,字里行間盡是平安京男子特有的含蓄與委婉。
“這一年,是寂寞的。”
她離去的第三年,他終于,感到了孤單。
他寫了最后這一行字,也沒有過多解釋,所有的心事都已經寫在了風景里,說得太多,便容易讓人為難。
昏黃的燈光中,他靜靜地垂首,蟬鳴和雨聲在夢中淅淅瀝瀝,一動一靜,皆是零落在時光深處斑駁而又破碎的感情。
相聞歌離蟬時雨,不見伊人不見卿。
作者有話要說本卷出現各種的生僻詞匯解讀
狐貍雨晴日雨,狐の嫁入り有兩個意思,一是指野外的磷火,二就是狐貍雨,傳說晴天下小雨時狐貍便會出嫁,又名“太陽雨”,陰晴不定的天氣在日本又叫狐日和。
蟬時雨“蟬時雨”并不是指下雨,而是說夏天蟬鳴的聲音如陣雨一樣。
相聞歌萬葉集中的一種題材,用于親友、戀人之間的互相問候。人證的原著作者森村誠一寫過俳句“相聞歌離蟬時雨”,將猶如雨一般的蟬鳴和人心中的愛慕、思念形成對比,講究一動一靜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