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本就是準備給琺瑯窯的銅管。
天降金光和龍鱗也在最后的調試階段。
只要祭祖當天欽天監別翻車,錯選個陰云密布的日子,紀新雪就不會翻車。
以高純度天然金剛石折射陽光的方式體現金光。
短時間內,金吾衛也許會發現已經融入環境的金剛石,但來不及追蹤在遠處將日光投向第一塊金剛石的人。
早在長平帝剛登基的時候,紀新雪就有布置祥瑞之景的打算,如同螞蟻搬家似的陸續準備許多東西,其中就包括皇陵祭祖計劃中的龍鱗。
龍鱗的原材料是南方的深海貝。
這個時代的人只是初步打磨貝殼或海螺殼作為裝飾,通常只有臨海的村鎮中才有這樣不值錢的飾品。尚且無人知曉,仔細打磨深海貝所有不平整的地方,能得到在日頭下散發彩光的天然飾品。
紀新雪曾派人前往東南沿海的漁村尋找大貝殼,只要夠大就可以,完全沒有其他要求。
他和虞珩親自挑選帶有彩光的貝殼留下,仔細對匠人講解要如何打磨,然后又絞盡腦汁的思考龍鱗該是什么模樣。
耗費真正五年的時間,等到五枚大小不一,在陽光下正反面皆五色彩光的龍鱗。
紀新雪從中千挑萬選,決定以最大的那枚底色為白的龍鱗作為此次祥瑞的主角之一。
目前的難題在于,龍鱗和玉佩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天而降。
紀新雪首先想到能滑行的飛行器,仔細思考時卻覺得不太符合神跡,所以放棄這個念頭。
然后他想到熱氣球。
紀新雪試圖用乳膠樹的汁液、天然樹脂和松脂制作氣球,再以提純的醋和鉛粉制作氫氣。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只能放棄。
期間紀新雪還想過在地下設計機關、尋找其他有靈性的動物、試著制作竄天猴
如今想來,將莫岣按死在長安,才是最省時省力的辦法。
沒有這個既敏銳又固執的人在,其他人就算覺得神跡展現的過程有些微妙,也不會提出異議。
畢竟這是神跡,還是祖宗和真龍肯定長平帝功績的真跡。
否認神跡的存在,豈不是與否認長平帝的功績無異
虞珩下意識的攬住紀新雪的腰,免得馬車不穩令紀新雪難受。
尚未熟悉的觸感和親密不僅讓虞珩的目光逐漸凝滯,連聲音都悄無聲息的變得沙啞,“怎么辦”
紀新雪忍住想要開口的想法,抬手在虞珩的背后寫字。
似有若無的觸感順著稍顯厚重的冬衣傳遞給虞珩,擾得虞珩心煩意亂。他明明很想知道紀新雪寫下什么字,心中卻有另外的聲音不厭其煩的慫恿他阻止紀新雪的動作。
以至于紀新雪放下手,雙眼亮晶晶昂起頭時,虞珩的眼中唯有茫然。
紀新雪沒有苛責虞珩的遲鈍。
他自上而下的打量虞珩,目光在通紅的耳后多停留片刻。從半趴在虞珩身上的姿勢,改為緊貼著虞珩的大腿坐在狹小的角落。再度伸手,在虞珩的大腿寫字。
這樣的角度,虞珩即使仍舊無法通過觸覺辨別他留下的字跡,也能用眼睛看。
紀新雪心不在焉的想。
下次見到朱太醫,問問鳳郎總是耳后發紅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