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可能”長平帝看向信陽郡王,追問道,“王叔見過這塊玉佩”
周圍的朝臣聞言,皆悄無聲息的改變姿勢。
他們不動聲色的以眼角余光打量長平帝手中毫無遮攔的玉佩。
外層近乎透明,在日光照耀下隱隱散發玉石特有的瑩光,最沁潤的部分卻是正中央的那抹碧色。
無論離得多遠的人,是否已經老眼昏花,只要能感覺到玉佩存在雕刻的痕跡,就能確定那是龍形。
只有在于神而非形,完美契合玉石的極品雕工,才能達到如此效果。
底料佳,雕工絕,是令人見之難忘的極品好玉
歷經三朝的老臣當即愣在原地,眼中的難以置信半點都不比清河郡王和信陽郡王少。
建興帝登基前,先有獵山刺殺導致乾元帝的兒女大多喪命,乾元帝也因此難以支撐,還沒為繼位者鋪好路就匆匆開世。
后有元王年幼登基,只能與強臣妥協,因此積郁于心。尚且沒等到來年改元,便因風寒喪命。
建興帝登基后,既要面對獵山刺殺帶給虞朝的動蕩,又要收拾因他和元王升起的黨爭之亂。
可惜他天資有限,身邊也沒有能信得過的心腹。即使有為國為民的心思,也只能用最耗費時間的蠢笨辦法穩定朝政。
直到建興五年,自從在乾元朝經歷獵山刺殺就肉眼可見的開始走下坡路的虞朝才趨于穩定,重新樹立大國的威信。
南方小國就是在這個時候派使臣到長安朝見建興帝,進獻極品玉石。
這塊極品玉石對建興帝和虞朝的意義,遠遠超過它本身的價值。
不久后,建興帝追封長子為昭宴太子,命當時虞朝最有名望的雕刻大家,在這塊極品玉石中截取最好的部分,為昭宴太子雕刻玉佩。
建興帝深愛昭宴太子,對玉佩也贊不絕口。
他曾在大朝會時邀請眾臣共賞玉佩。但凡有資格上朝的人,哪怕是守門的金吾衛,也能近距離觀賞這塊即將收入皇陵的玉佩。
建興帝在幼子福王身上看到昭宴太子的影子,突然想起剩下的玉石。
雖然當年雕刻玉佩的大師已經過世,但有完美傳承大師雕工的匠人。
匠人奉建興帝的命令,用剩下的極品玉石剩下的材料,為福王和焱光帝雕刻一模一樣的玉佩。
期間發生的意外屬于皇家辛秘。
朝臣們雖然能隱約窺得些風聲,消息格外靈通的人,甚至能說出整件事的過程。
然而無論怎么算,皇子因嫉妒幼弟,酒后斬殺匠人都是丑聞。
建興皇后因此纏綿病榻半個月,建興帝也只是以其他名頭罰焱光帝禁足半個月,可見不想因這件事壞了焱光帝的名聲。
朝臣既不會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與建興帝夫婦唱反調,更不愿意無緣無故的得罪焱光帝,紛紛裝聾作啞。
哪怕見不知情的福王佩戴已經提前雕刻完的那枚玉佩到處行走,朝臣也只是暗自唏噓,從未在面上露出端倪。
因為相同的玉佩在他們心中留下過于深刻的印象,建興朝的老臣只用一眼,就能立刻認出玉佩的來歷。
南方小國進獻的極品玉石只夠雕制三塊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