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河流的源頭被獅群霸占,牛群、狐貍和羚羊等族群皆依附獅群生存。
雄獅是這片區域當之無愧的霸主,沒有它們的允許,任何動物都不能靠近水源,否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大多數動物性格溫順,對獅群的霸道逆來順受,也有對獅群不服氣的存在。
比如這片區域的前任霸主,鬣狗。
再比如自認不輸獅群,只是差了些運氣的狐貍。
雙方一拍即合的達成同盟,計劃滅絕獅子,取而代之。
狐貍對鬣狗獅群的行蹤,使鬣狗每次都能在群獅狩獵的時候,突然沖到獅群的領地,咬死所有剛出生的小獅子。
雄壯威武的獅王被激怒,發誓要徹底除去所有鬣狗。
第一天,團結的獅群咬死半數鬣狗。
狐貍和鬣狗都被雄獅的怒火嚇破膽,紛紛隱藏起來,再也不敢偷偷聯系。
第二天,鬣狗找上狐貍。
它們威脅狐貍,如果狐貍不幫助它們躲避獅群的屠殺,它們就告訴獅群。是狐貍告訴它們獅群的行蹤,它們才能精準的避開獅群,咬死剛出生的小獅子。
第三天,驚慌失措的狐貍終于有了主意。
它們找上羚羊,告訴羚羊,鬣狗自知無法抵抗勇猛的獅王,打算拖草原所有的動物共同沉淪。
鬣狗會在死亡前告訴獅王,是狐貍、羚羊等比獅群先到這片區域生活的族群,告訴它們獅群的行蹤。所以它們才能精準的避開獅群,咬死剛出生的小獅子。
羚羊膽小,既憎恨鬣狗的無賴行為,又懼怕獅群的怒火。
它們權衡良久,終究還是對獅群的懼怕占據上風,也開始偷偷對鬣狗透露獅群的行蹤,幫助鬣狗躲避獅群的追殺。
第四天,獅群和鬣狗陷入僵持。
獅群找不到鬣狗,鬣狗也無法再對獅群造成任何威脅,只能找草原的動物都睡著后,暫時離開躲避獅群的洞穴,享受狐貍和羚羊帶給它們的食物。
虞珩耐心漸失,無聲加快翻閱信紙的速度,一目十行的看過去,終于捕捉到始終沒有出現的牛群。
獅群逐漸察覺到不對勁,開始排查內鬼。
在新獅王的帶領下,不僅鬣狗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狐貍和羚羊曾經所做的事,也隨時都有可能浮出水面。
狐貍和羚羊面臨滅族威脅,鬣狗同樣無法承受失去狐貍和羚羊的后果,于是他們盯上憨厚老實的牛群。
最后,無辜的牛群承擔獅群的所有怒火。
狐貍和羚羊成功隱藏在其他族群中,絲毫沒有引起獅群的注意。
鬣狗找到不弱于獅群的靠山,逃到附近的水源處生存。
只看個開頭,虞珩就知道這個充滿異域色彩的故事是什么意思。
獅群是紀氏皇族。
獅王是紀氏皇族的歷代帝王。
鬣狗是前朝余孽。
狐貍是最先與前朝余孽勾結的世家。
羚羊是被前朝余孽和最開始與前朝余孽勾結的世家引誘,深陷其中的世家。
牛群,不出意外,是代表虞氏。
虞珩作為玉門關外的葉城城主,看過無數異域文字翻譯成虞朝官話的話本。
滿分十分的情況下,他給信紙記載的故事打三分。
雖然已經改的面目全非,俗稱四不像,但仍舊能看出底稿是異域故事,一分。
即使被未知的人砍去許多角色和情節,出場的角色仍舊能搭起故事的整體框架,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