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
是在說他
他還沒死
六立刻說出已經在他心中盤旋許久的話,“我、愿意、招供”
可惜出口的聲音猶如蚊蠅,別說門外的人,他自己都無法聽清。
巨大的落差感縈繞六的心頭,他不甘心再好不容易遇到有重來機會的時候輕易放棄,竭盡全力的憋出更大的聲音,“我愿意”
守在門外的金吾衛忽然開口,“昏過去了。”
年輕的宮人連連點頭,手忙腳亂的從荷包中取出香料點燃,小心翼翼的將煙氣吹入房內。
兩刻鐘后,宮人和金吾衛一起進門,將朱太醫配的解毒丸放入已經徹底失去意識的六嘴中。
這種解毒丸沒辦法徹底解毒,只能吊住刺客的命。令刺客發自內心的認為,他們是因為命大才能熬過毒藥。
與此同時,紀新雪和虞珩終于根據堆滿整個臨時書房的卷宗和花名冊,整理出他們想要的信息。
整個刑部共有小吏一百五十二名,如果七大姑八大姨的遠方親戚也算是親戚,這一百五十二個人中,找不出兩個完全沒有親戚關系的人。
對于這樣的結果,紀新雪只能用兩個字評價。
離譜
更離譜的是,這種沾親搭故的現象并非刑部獨有,六部九寺五監的所有部門,皆是這種情況。
因為時間有限,紀新雪和虞珩主要還是整理刑部小吏的信息,然后列出最值得關注的人。
雖然目前為止沒有直接的證據,能證明刺客的事與世家有關,但整理刑部小吏的信息時候,紀新雪和虞珩發現許多有趣的細節。
比如刑部小吏中家大業大,有數個小吏名額又枝繁葉茂的人家,往上數幾代,大多曾做過世家的家仆。
給刺客下毒的獄卒并非世家家仆的后代,但他的妻子,年幼時曾因父母雙亡被收養。收養她的人,曾是鄭氏主母的貼身侍女。
順著這個思路查下去,就像是捅了世家的小老鼠窩。
刑部總共一百五十二名小吏,其中一百二十八人,直系親屬中有能與世家扯上關系的人。
比例令人震驚。
紀新雪面無表情的翻閱最后整理出的名單,手指點在各家的女主人和入贅郎君的姓名處,冷笑道,“他們的好算盤。”
世家每年都會買入大量無父無母的侍女和仆人,令他們服侍男女主人。
然后從這些人中選出佼佼者,給他們一等侍女、貼身小廝的體面。
等到他們婚嫁的時候,美名其曰不忍心見他們終身為奴,為他們準備大量的金銀,專找出身小吏家族的人婚配。
小吏家族因為逃不脫一日為吏、終身為吏、代代為吏的怪圈,婚配圈子極度狹窄。
不僅家中有正經官身的人家看不上他們,就連有錢捐官或能供得起后代讀書的商人和鄉紳也避他們如蛇蝎。
真正窮到有口飯吃就行的人家,手中小有余錢的小吏又看不上。
所以才會有隨便找出兩個小吏,十有是親戚的情況。
久而久之,世家仆人悄無聲息的成為小吏家族最喜歡的婚配對象。
雖然曾經是奴籍,但成婚的時候肯定是良籍。
況且小吏家族的人面對這些人曾經的主子時,照樣得小心伺候,因此不會嫌棄未來的妻子或丈夫做過奴仆。
這些人大多是孤兒,家中關系簡單,手中有自己攢下的家底,無需貼補別人,比抱著吃飽飯的念頭想與小吏家族婚配的人,物質條件更好。
能在世家混出頭,要么能干,要么老實,至少見過世面,不比小官家的女郎或郎君的教養差。
紀新雪仔細考慮,也覺得小吏家族的選擇沒有錯。
真正有大錯的人,是虞朝建國時劃分出吏籍的蠢貨。
虞珩端起茶盞送到紀新雪嘴邊,輕聲哄道,“只要讓朝臣們看到這幾封文書,無需你再多說什么,他們就會立刻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