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因這件事對明王失望,但還沒到除之后快的程度。
不過以強虞對前朝余孽的忌憚,說不定接下來還會對明王部落出手,絕不能再讓明王部落連累王庭。
此次戰敗,令柔然可汗想通個道理。
虞朝遠比他想象中的強大,明王說虞朝弱小,大多來源于臆想和嫉妒,只能信兩、三分。
去年如果不是虞朝先徹底擊潰突厥,他和歲王大概率只能與突厥僵持,不會如此輕易的趕走突厥,成為草原的新可汗。
由此可見,虞朝的強大遠遠超過他的想象。
他可以報答明王的改命之恩,但不會用全族安危報答。
希望明王不要再惹怒虞朝的皇帝。
柔然可汗的態度悄無聲息的改變,開始任由手下和歲王部落的人對明王挑三揀四,從不開口阻止。
再得到草原難見的物件,也不再像從前那般立刻想到明王。
柔然各部落的地位,一夕之間從柔然王庭、明王部落、歲王部落,變成柔然王庭、歲王部落、明王部落。
明王不是沒感覺到柔然可汗對他的態度發生改變,但沒立刻將這些變化放在心上。他自小研習帝王心術,深知人手握重權就會發生改變。
攻打虞朝失敗,對于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的柔然王庭,能算得上是前所未有的打擊。
親自下達聯軍攻打長城命令的柔然可汗,怎么可能在遭受如此挫折之后仍舊喜笑顏開
不高興,才是正常。
直到頻頻遭遇其他部落的挑釁,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搶走五百只羊,明王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已經變成歲王部落和王庭部落眼中的肥羊。
明王氣得大罵柔然可汗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當年若不是他慧眼識英雄,幫助還是突厥人奴隸的柔然可汗脫離奴隸的身份,收買更多的柔然奴隸,怎么會有柔然可汗的今日
他至今都記得柔然可汗剛剛成為草原可汗的時候,對他的承諾。
說什么視他為再生之父,絕不允許任何人欺辱他,呵,他還沒要求柔然可汗替他拿回中原,柔然可汗就眼睜睜的看著蠻夷之人欺辱他。
惱怒的同時,明王心中也生出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他不怕柔然可汗帳下的人,扶持柔然可汗的時候,他已經留下后手。如果柔然可汗真的忘恩負義,那就換個可汗。
他怕歲王,那個目光如鷹般犀利的男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對他生出殺心。
最令人絕望的是,他派出去接近歲王的暗衛都悄無聲息的消失。
時至今日,前朝皇族已經漂泊近百年。
因為長平帝登基之后,大力肅清朝政,明王不得不動用底牌保持在北方草原的地位。
先是從幾十年來從虞朝掠奪、搬運的財富,然后是暗地里對柔然奴隸的幫助
如今除了在歲王部落的威脅之下,顯得岌岌可危的明王部落,明王手中只剩下世代相傳的暗衛營和正被他死死掐住七寸的世家。
明王想要擺脫如今的困境,最先想到的也是他們。
七日后,世家收到明王的信。
明王仍舊固執的認為他的困境來自虞朝、來自長平帝,所以打算從根本解決問題。
讓長平帝痛苦,虞朝慌亂,顧不上他。
讓長平帝痛苦,提前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