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琦終究還是等到了回長安的機會。
虞卿十歲那年,前朝動蕩不安,末帝為了招紀纓回長安,封紀纓為大將軍,又封虞卿為安陽郡主。
紀纓不想徹底與朝廷撕破臉就要回長安,被封為安陽郡主的虞卿和順便被封為駙馬的虞琦也要進宮謝恩。
虞琦在虞氏不是可有可無的人,否則也配不上當年是紀大將軍幺女的紀纓。他是虞氏家主的嫡次子,當年他不顧一切帶著紀纓逃往北疆的時候,家中已經為他安排好入朝為官的職位。
回到長安的虞琦仍舊是當年離開時的風流郎君,仿佛十五年的歲月沒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跡。
見到這樣的虞琦,當年顫抖著手寫下斷絕書的虞氏家主心軟了。
只要是虞琦喜歡的東西,虞卿都喜歡,所以虞卿也喜歡長安。
哪怕長安有數不盡的陰謀算計,說不完的言語機鋒,但虞卿不怕,她是虞氏的小娘子,身后自然有父祖撐腰。
紀纓為了不被前朝末帝所用,千里奔襲趕回北疆的時候,身邊既沒有虞琦也沒有虞卿。
唯有虞琦親手寫下的和離書。
她知道她不可能在長安從虞氏手中搶走虞琦,但她想帶走虞卿。
虞琦那么寵愛虞卿,肯定不會忍心虞卿獨自與她回北疆。
但理智制止了紀纓,她知道,如果不是主動留下虞卿為質子,朝堂絕不可能放她回北疆。
此后十年,前朝徹底陷入戰亂,長安虞氏亦被牽連其中,直到前朝旁系皇族和紀纓二分天下,時局才暫時穩定下來。
虞琦與紀纓再次見面時,是在城墻上和城墻下。他笑問紀纓這些年是否安好,得到不好的答案。
他沉默片刻,唯有勸紀纓想開,多想些快樂事。
城破時,虞琦自刎在城墻上。
虞琦本就不該出現在城墻上,他知道已經被紀纓嚇破膽的長安貴族是抱著什么樣的心思遣他來守城。
他不覺得自己能阻止紀纓,也有把握紀纓不會拿他怎么樣。就算沒了舊日情分,他們還有類似親人的感情。
但虞琦無法想象,有朝一日,他站在城墻下,看到虞卿或者虞氏其他人站在城墻上時,他該怎么辦。
虞琦的衣袖中藏著包在十多層細布中的信封,信封上寫著將來若有機會,請紀纓替他轉交遺書。
信封里面有三封信,一封信給虞卿,一封信給虞氏家主,還有一封信,留給過繼來的幼子。
三封信交到該給的人手中時,不僅有被打開過的痕跡,還有數不盡的淚痕和血污。
虞卿十五歲時,由虞琦做主,嫁到虞琦的外家。
虞琦殉城的消息傳到長安不久,虞卿的夫婿也死在另外的戰場上。
紀纓的軍隊圍攻長安時,有無路可走的人想要抓虞卿去城墻上,是虞氏的從兄族弟不惜性命的擋在門外。
虞卿知道,從兄族弟們如此保護她,除了因為虞琦,因為她是虞氏女,還因為紀纓。
家族想以最小的代價度過朝代更替。
但這井不妨礙在虞卿心中,虞琦勝于兒女,兒女勝于虞氏,虞氏勝于紀纓。
她已經沒了父親和兒女,再也不能沒有家族。
否則她與無根游萍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