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沒有提出疑問,程文才繼續道,“通過十二門及以上功課的人,便可以與京郊大營的將領學習兵堂的其他課程。”
除了顏夢仍舊懵懂,其他人都通過程文話猜到了兵堂存在的含義,先認軍中器械,再與軍中將領學習,將來定會進入軍中。
李金環和林蔚眼中皆浮現狂熱的色彩。
他們出生將門,隱約能窺見武兵宮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迫不及待的想要通過兵堂的十二門功課,探究由京郊大營的將領親自授課的內容會不會更讓他們震驚。
其他人也對手中的弩非常感興趣,紛紛表示想與李金環和林蔚共同聽課。
程文拿起與眾人手中別無二致的手弩,當著眾人的面緩慢的將手弩拆開,仔細講解手弩出現問題的時候,如何就地取材,以其他物件暫時代替手弩中的零件。
講解的過程中,程文不僅會從木箱中拿出他說可以代替手弩零件的東西裝在手弩中,為眾人展示重新拼接好的手弩。還會拿出相同部位的零件教眾人如何快速辨別還沒組裝成手弩的零件,彼此之間是否能契合。
最后教導眾人以弩射靶。
李金環和林蔚皆對手弩不陌生,聽課的時候進度就遠勝于其他人,射靶更是百發百中,軍器監的人拋到空中的靶也難不倒他們。
虞珩雖然對手弩陌生,但他弓箭用的不錯,以手弩瞄準對他來說不是難事,適應了一會也能連連中靶,且位置越來越靠近靶心。
剛在武堂大出風頭卻不自知的顏夢卻和張思儀成了難兄難弟,甚至還不如張思儀。
由羽箭到手弩,張思儀起碼在進步,偶爾也能射中靶子,雖然他本意想射正對著他的靶,最后中弩的卻是斜對著他的靶,但只要張思儀面不改色,總能糊弄一下不知道他底細的人。
顏夢從前沒有接觸過羽箭,哪怕是用比羽箭更容易掌控的手弩也需要適應的時間。她在寒竹院的時候就聽說過張思儀不擅長任何與武相關的事物,卻頻頻見到張思儀中靶,剛剛升起的信心再次散去,呆滯的捧著空弩發呆。
射靶過程中,最出乎眾人預料的人是紀新雪。
用羽箭時只比張思儀強半分的紀新雪,在射靶上竟然直追第一梯隊且隱隱有更勝一籌的架勢。
李金環、林蔚和虞珩尚且要在扣動手弩的間隙瞄準,紀新雪卻像是全憑感覺,出弩的速度越來越快,甚至嫌棄軍器監助教拋靶的速度太慢,頻頻催促他們快些拋靶。
紀新雪將手頭的所有弩箭都用完,李金環等人身側還有至少四分之一的弩箭。
專門負責計數的人告訴眾人,每人二百只弩箭,紀新雪只在最開始空了一枚弩箭。
李金環空兩枚弩箭,林蔚空五枚弩箭,他們幾乎同時用光身側的二百枚弩箭。
虞珩用光弩箭的速度比李金環和林蔚慢,但他只空了三枚弩箭。
張思儀和顏夢都沒用完弩箭,張思儀中靶三十,顏夢中靶三個。
如果按照考核標準要求,紀新雪、李金環、林蔚和虞珩都能過關,但考核并不是只有射靶。
張思儀雖然愛與熟人玩笑,但極有分寸,他看出顏夢心情不好,故意不理會射靶結果,問紀新雪等人要不要參加手弩課程的考核試試。
剛才程文已經說過,兵堂十八門啟蒙課程,唯獨入門的手弩最簡單,第一次聽課就能參與考核。
眾人都正值對兵堂興趣最濃的時候,自然不會拒絕張思儀的提議。
程文聽聞眾人想要考核,從善如流的指著始終沒有打開的木箱道,“考核要用的東西就在里面,隨時都可以開始。單人考核比多人同時考核更簡單些,不知你們”
紀新雪等人稍稍商量了下,決定由李金環和林蔚探路,紀新雪和虞珩隨后考核,無論是否成功,他們都要去用午膳。
程文親自打開木箱,指著木箱內雜亂堆積的各種零件道,“請兩位郎君在一炷香內,用箱中的零件組成手弩,中固定靶二十,移動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