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凝神聽衛國郡主府世女高見的虞珩發出聲悶笑,親自為紀新雪倒了杯溫水。
“公主”衛國郡主府世女眼中浮現激動,錯將紀新雪的話當成夸贊,以為紀新雪已經發現她的才干,決定給她大施拳腳的機會。
紀新雪輕咳一聲,他不想去挑戰衛國郡主世女對自身才華的自信,只想讓衛國郡主不要再來打擾他,尤其是不要在打擾他的同時,對虞珩心生不滿。
他固執的道,“可是阿耶親自指定郭云奇為先鋒,必定有道理在。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除非橫京將軍到來,否則本宮絕不會否定郭先鋒的主意。”
衛國郡主世女聞言,不亞于在立刻能達到目的時候被打回原點,心中除了失望,還有難以控制的怒火,口不擇言道,“公主,您身為陛下指定的監軍,難道只為不擔責任,就能眼睜睜的看著大軍錯失良機”
紀新雪分心猜測霍玉已經找到潯陽府府尹和金陵府府尹的陳情表,可惜兩份陳情表上的血污都很嚴重,所以才這么久都沒回來。
他以目光安撫眼中涌起怒火的虞珩,漫不經心的對衛國郡主世女道,“本宮只是遵循陛下的旨意行事。”
“這樣。”紀新雪念著衛國郡主的面子,特意找了個不傷彼此顏面的方式禁足衛國郡主世女,“你將根據目前形勢做出的判斷寫成折子,我讓人送回長安。若你的判斷確實比郭云奇或者即將到來的橫京將軍高明,長安定不會讓你的才華埋沒。”
“這事要是讓郭云奇知道,他心中難免會不舒服。你借口養病在帳子里偷偷寫折子,千萬不要讓京郊大營軍衛發現端倪,我會讓太醫開些養身藥配合你。”
最后,紀新雪還好心的透露,長平帝喜歡辭藻華麗,引經據典的折子。折子越長,越容易得到長平帝的仔細品味。
衛國郡主府世女沒有猶豫太久。
安武公主已經言辭肯定的拒絕給她帶兵出征的機會。
在此之前,她已經找過郭云奇自薦,希望郭云奇能與她共同求見安武公主,向安武公主引薦她,但郭云奇拒絕了,可見郭云奇嫉賢妒能沒有容人之量。
郭云奇原本是橫京將軍的親衛,可見橫京將軍也是容不得人才的性格。
她不想白白錯過這個嶄露頭角的機會,唯有像安武公主說的那樣,將比郭云奇和橫京將軍高明的計策都寫下來送回長安。
為防止安武公主只是在哄騙她,她的每份折子至少要寫兩份,一份交給安武公主,一份自留。
衛國郡主世女斗志昂揚的離開后,紀新雪立刻去寫詢問長平帝是否對信陽郡王世子和衛國郡主府世女有特殊安排的信。
他的信寫完,霍玉正好拿著兩封散發著筆墨氣味的陳情表回來。同時也肯定了紀新雪的猜測,所有陳情表的數目加起來,剛好符合江南東西兩道的三十五州、二百零五個縣的文武掌印官員都寫了陳情表。
“因為原稿受損嚴重,有些字無法確定,皆以朱砂標記。”霍玉道。
紀新雪點了點頭,接過陳情表仔細查看。
內容毫無新意,仍舊是那些套話。
紀新雪冷哼一聲,將手中的陳情表甩的颯颯作響,“你猜是誰有這么大的面子,讓江南兩道的所有官員都肯買賬。”
他在八月末下達讓正在山南東道的所有京郊大營軍衛練習游水的命令,相當于告訴所有人長平帝有對江南出兵的打算,距今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
即使不知名的人從那時就讓各地江南官員寫含義幾乎相同的陳情表,所用的時間也短的驚人。
在每封陳情表上都蓋著該官員的官印絕不可作假的情況下,光是從距離安鄉最遠的縣城到達安鄉,就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其中還不考慮很多官員寫下陳情表的時候,長平帝還沒對江南發難。紀新雪不信江南官員寫下陳情表并蓋印的時候,不明白其中的嚴重性。
如果長平帝沒有發難,他們寫下的陳情表卻宣揚出去,陳情表的主人定會被長安朝堂點名針對。
“這是在示威。”虞珩篤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