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平帝展示江南官場的團結。
紀新雪嘴角的笑容逐漸燦爛,語氣中滿是止不住的笑意,“你這么說的話,我更覺得在北方的大勝與對江南出兵有關。”
江南官員憑什么在長平帝已經惱怒到直接對江南出兵的時候,還敢對長平帝示威
紀新雪根據最新收到的八百里加急,做出個大膽的假設。
平珍身為突厥和漢人的混血,在十五歲時殺了所有親人,在背后的勢力操控下出現在姚正面前,既不是巧合也不是個例。
江南和突厥早有勾結
江南在將近兩個月前,發現長平帝有對江南出兵的想法。
不知名的人在聯系江南官場所有人寫陳情表的同時,還聯系上與其早有勾結的突厥。說服突厥在長平帝對江南出兵的時候,南下攻打關內道,打長平帝個措手不及。
只要長平帝不是傻子,就會選擇先抵抗突厥,再和江南算賬。
紀新雪試著代入讓江南官員寫下陳情表之人的立場去思考。
在北方的戰爭中虞朝是勝者,消息必然會比敗者快,也就是說安鄉官員將裝著陳情表的箱子扔下城池的時候,背后之人就是想要對長平帝示威。
如果他收到的旨意不是佯裝對江南出兵,是長平帝明面上要討逆的旨意,按照他在商州案中不容冒犯的形象,應該會立刻不計代價的攻打安鄉縣。
安鄉的人會拼死抵抗嗎
紀新雪猜不到。
他只知道,即使用最快的速度打下安鄉和榮華,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更進一步。
因為安鄉和榮華以南是洞庭湖,想要繼續南下必要越過洞庭湖。
首先,他沒有足夠的船。
其次,他無法肯定京郊大營中有多少人暈船。
如果想要繞過洞庭湖,必須要拉長戰線,運送輜重的壓力會隨著時間數倍增長,風險也會與日俱增。
仍舊假設他能快速拿下安鄉和榮華,收獲真的能大于付出的代價嗎
紀新雪不能確定,因為他不知道這兩個地方的百姓,是如何理解長平帝此次對江南出兵。
安鄉和榮華中官員和士兵的數量遠遠比不上百姓,就算打下城池,能不能穩穩將城池收入手中,仍舊要看百姓的態度。
那就換個角度思考,如果安鄉和榮華的官員蓄意挑唆城內百姓憎恨長平帝派來的大軍,成功的概率大嗎
大
不需要思考,紀新雪就能說出七八個不重樣的挑唆辦法,結合江南商人在山南東道,對山南東道百姓堪稱窮兇極惡的搜刮,紀新雪覺得如果幕后之人想要蓄意挑唆安鄉和榮華,甚至整個江南的百姓憎恨長平帝,手段會遠比他想象中的狠辣。
比如滿城不留活口,然后聲稱是長平帝派到江南的大軍屠城。
紀新雪被腦海中天馬行空的想象驚出滿頭冷汗,默默抓住虞珩的袖子。
按照八百里加急上北方成功伏擊突厥的時間來算,突厥計劃中達到長城外的時間,大概與他到達江南的時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