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臨與俯身打開了窗子,他倚在窗沿上,感受著微風拂面,他瞇了瞇眼睛∶"也不全是,此中度量,還要你自己把握未防出人意料,不入凡界,那自然萬事俱佳,若是入了凡界,當自己是個凡人是最安全的你專程來問我,你有回燕京的心思"
"嗯。"秋意泊大大方方地道∶"我有些想家了,等到天地二榜結束,我想回家一陣子。
秋臨與有些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帶著一些奇異地神色,卻道∶"也好,距離天榜還有十日,明日起差不多要啟程了,你自己警醒一些。"
"是,三叔。"秋意泊告辭。
秋臨與看著他的背影,不禁喃喃道∶"這么早難道是太師祖的幻境之故"
修仙者的第一次真正的劫數,不是什么天劫,也不是什么瓶頸,而是心結。
當一人踏入仙途,一開始或許不如何,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再然后呢等他已經年過五十,他的親人他的故友都已經踏入了人生的末端,等他驀然回首,昔日親朋舊友早已故去,他又該如何應對呢
他是否能接受這樣的孤寂他是否能挨住那樣的悲戚
為什么修仙界會將有靈根的孩子在六歲到十六歲的時候帶入宗門,其一自然是年紀小好調教,其二便是六歲還是一個不大記事的年紀,帶回來便能感受到宗門內處處都是同伴,處處都是親人吾道不孤。
而為什么一旦超過十六歲,就算是有靈根也不大會帶引入仙途呢因為已經和凡塵糾葛過深,就算是入了仙途,大部分人也遲早會隕落于第一次劫數中若是不破這一劫,就只能等到壽元活生生地熬盡,說是隕落于此也不差。
而小時便入凌霄宗的弟子當身邊的同伴、師長陷入壽元將盡亦或者已經盡數隕落時,或許才會遇上這一劫。若心境穩固,便干脆不會遇上這一劫。但修仙者壽命悠長,以凌霄宗內門弟子來舉例,便是等到弟子全數元嬰或許都不會遭遇這樣的情況。
秋意泊讓他覺得很是奇怪,明明秋意泊只有二十出頭,但他看著,秋意泊似乎已經進入了這個劫數中了。
真是奇怪。
昔日他與他哥也已經是金丹期了,那時因為父母故去,兩人返回燕京治喪,驚聞長輩已經悉數故去,雙雙遭遇此劫。
或許是因為太師祖朔云道君的幻境的緣故
這種話,卻不能告訴秋意泊,也不能告訴其他弟子。這個劫數,只能靠自己去過,誰也幫不了他們。
秋臨與微微動了動嘴唇,不管怎么說,既然遇上了,過不去,也就止步于此了。
大大卡
另一側,秋意泊卻是歡樂地去了小清潭,二話不說講攢盒砸進了水里,揚起的水花澆了在潭中沐浴的僧人滿頭。
“如明和尚,我特意下山帶回來的,你試試”
如明和尚看了看秋意泊的臉,目光又落到了他的衣服上,嗯金丹期,長的美,凌霄宗,叫他和尚
“多謝秋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