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門口今天可太熱鬧了。
先是來了兩個容貌俊美衣著富貴的郎君擊鼓鳴冤,緊接著本應開堂的應天府衙門遲遲未有動靜,那兩個郎君也不急,當即雇了個說書的,擱應天府衙門口說起書來了。
“想那秋十九郎、秋二十郎貌比潘安,風姿令人心折,江湖有言,一見秋郎誤終身,不見秋郎終身誤1,講的便是這二位郎君。話說到兩位郎君堪堪回了燕京,心想那十數年不曾回來,也該好好見識見識燕京繁華,兩位郎君用了城東的翠絲春卷,又品了城西的桂花釀,見識了城北涼州樓的酒,往城南去時,只見一貌美如花的小娘子沖了出來”
那說書先生聲音時高時低,語調昂揚頓挫,可謂是引足了眾人的好奇心,再加上他身邊就站著兩位貌比潘安的郎君,想也知道就是這苦主了。聽他說的,這兩位郎君乃是世家秋家的郎君,狀告城南百花巷春風樓訛詐,還說這春風樓是兵部尚書家開的,啊這這這
這春風樓是一家南風館,聽說這兵部尚書素日來最是不近女色,潔身自好莫非
燕京百姓哪見過這般的新鮮事
還有人認出來這說書先生乃是燕京第一茶樓仙客來的說書先生,尋常一場都得是百兩銀子,還自稱是年紀大了,嗓子不行,尋常不肯下場,只叫自個兒的徒子徒孫下場,他便在樓上聽,今天卻不知道這兩位郎君用了什么本事,居然叫他親自到這應天府衙門口來說這么一場。
秋瀾和的意思是今天就可勁把昨天的事兒往大了鬧,怎么鬧秋瀾和不管,但務必叫全燕京的百姓都知道有這么一回事兒。
秋意泊和泊意秋用腳指頭想想就知道那春風樓的后臺兵部尚書是秋瀾和的對頭了。這有什么好猶豫的反正他們是咽不下這口氣,鬧就鬧唄。
應天府不敢管這檔子事,想也知道,昨天春風樓中的管事都叫澤帝給滅口了,他自家兒子逃家叫人拐了當小倌,是個人都咽不下這口氣,更何況這個國家都是他家的如今秋意泊他們來,狀告的就是兵部尚書吳志飛,一方是背靠秋相的千年世家,一方是手握重權的兵部尚書,應天府府尹都想給漫天神佛跪下了,神仙打架,拿他這小鬼開什么刀
可他也知道逃不過,畢竟昨日手底下的衙役出去辦差,一夜未歸,應就是遇上了這兩位秋家郎君。
他真是委屈得沒法說,心中也暗恨兵部尚書吳志飛本來嘛,京中達官顯貴居多,誰家沒個親戚沒個朋友,開兩個鋪子賺錢銀錢也是正常,他昨日見吳府的管事來,只說是有人在他們家鋪子里鬧事砸店,他想著鬧市砸店總是沒道理的,也就開個方便之門叫人去處理了,哪想到會惹上秋家
若那管事來說是秋家的郎君在他們鋪子里鬧事,打死他他也不參合啊
本沒有他什么事兒,現在倒成了他的事情了。
此時朝堂上也炸了鍋。
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的澤帝今日沒上朝,秋相不知為何也告了假,想到昨日聽到的傳聞,眾人心中惴惴,怕不是誰要觸霉頭了。
昨天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更何況秋相這種叫人常盯著的角色昨日秋相出了宮親自去百花巷一家南風館接了兩位秋家郎君回家,那南風館半夜就起了火,死了不少人。那南風館不知怎么的一查就查出來是兵部尚書吳志飛的產業,兵部尚書與秋相不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正想著今日吳志飛會不會在朝上發難,結果好家伙,秋相告假了不說,連圣上都告假了
一眾官吏你看我,我看著你,一時居然不知道要不要走。
最后還是王閣老開了口“諸位同僚,我們到茶房坐一坐吧”
眾官吏只好應是,往茶房去了。
茶房便是官吏們進宮后休息的場所,因來往都是要員,只有十來名嘴嚴實的太監伺候,王閣老與錢閣老、趙閣老往前坐了,眾人也依次落座,王閣老率先道“昨日城南的事情大家可聽說了”
眾人默默頷首,只等下文,卻聽王閣老道“圣上恐怕是有所不滿。”
眾人一驚,趙閣老道“老夫以為然,在座同僚也是日日相見,談不上交淺言深,只不過圣上所為,諸位同僚也得好好想一想才是。”
眾人細想,頓時品出了一點味兒來,神色古怪得看向了兵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