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里也熱鬧了起來,當今圣上要去渭河避暑可不是一件小事,隨行的官員家中自然也要準備一二,一來二去之下帶動了整個燕京的商業,本就有些稀缺的消暑的藥材、茶、冰塊都一售而空。
秋瀾和自然不會讓秋意泊他們操心這些,他們兩個只要保證自己能準時上車就行了。
那一日天還未亮,秋意泊和泊意秋就被人叫醒送上了馬車,馬車算不上太寬敞,但確實也不算是如何狹隘了,冰盆臥榻一應俱全,聽說等出了燕京就能換成船,四舍五入之下也就是一天的功夫,兩人還算能忍耐。
澤帝于最大的那一乘馬車上,他的馬車宛若一個小型的起居室,秋瀾和、趙閣老在車中伴駕。澤帝手中拿著奏折遞給了秋瀾和,示意他和趙閣老傳看,他沉聲道“今年恐怕不容易,要早做準備才是。”
燕京地處江南還這般熱,再往南邊去還不知道如何,大旱恐怕是免不了了,時下作物大多是一年一收,夏季正是生長之時,遇上大旱,減產是必然的此后的秋冬才是大問題,夏秋總有些野菜蔬果用于充饑,到了冬日呢
更何況還有一句老話在大災之后必有大疫。
雖說此時還未收到某地大旱的奏折,卻也要早做準備。
秋瀾和看完了奏章,轉手遞給了趙閣老,趙閣老一目十行的看完,他乃是兩朝老臣,賑災見得多了,其中的門道自然也心知肚明,他道“確實是如此,臨安府、里河府隱隱都有些預兆了秋相公,這次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自秋瀾和入閣拜相,戶部大權仍舊在秋瀾和手中,誰不知道戶部尚書是他的嫡系陛下對這一點心知肚明,甚至可以說是他授意秋瀾和抓緊戶部大權不放的。
秋瀾和穩穩地道“趙相公還請放心,這兩歲收成不錯,這點還是拿的出來的。”
澤帝聽他胸有成竹,心中也不禁滿意了起來“那就先看著,等到了渭河就著手此事。”
兩人紛紛應喏,談完了政事,車內的氣氛便輕松了起來,趙閣老笑道“老臣還要多謝陛下寬宏,將老臣帶上了,否則老臣就要想辦法告假兩天躲一躲了。”
澤帝也笑“不瞞愛卿,朕幾日上朝也是心驚膽戰,生怕哪位受不住就倒下了,御醫日日都在殿后等著,秋相公倒是看著還好,秋相公可是有什么避暑良方”
秋瀾和端坐,溫和儒雅“全賴陛下寬宥,才叫我等不畏暑熱。”
澤帝眉目一動,何嘗聽不出來秋瀾和在敷衍他,卻又不好當場就發作了。
趙閣老笑著搖了搖頭,善意地調侃道“說來,還未恭喜秋相公,聽說這次秋相公還帶了兩位家眷來怎么,秋相公總算是想通了”
“哦秋相公還帶了家眷來”澤帝跟著問道。
秋瀾和答道“趙相公玩笑了,我帶了我兩個不成器的侄子來”
“是秋十九郎與秋二十郎”澤帝打斷道。
“自然是他們。”
趙閣老有些驚訝,好似有大半年沒聽說過這兩人了,比起起初鬧得沸沸揚揚,兩人渾然跟消失了一般,也未曾聽說過他們與誰交際,更未聽說他們出現在何處。
秋瀾和眼中泛出了一些笑意“我那兩個侄子,實在是不成器,竟然在我家中躲懶一躲便是大半年,足不出戶,不知道的還以為我養了兩個侄女。”
趙閣老聽罷搖頭道“大好年華,良才美玉錯失矣秋相公,你該管教管教他們,不好廢了去。”
秋瀾和十分贊同地頷首道“趙相公說的在理,但我那兩個侄子實在是他們父親也在外遠游,不大愛管教他們哎,不提了吧,改日我上門向趙相公取取經。”
趙閣老當年可是三元及第,一路科舉上來的,如今到這把歲數可謂是桃李滿天下,趙家幾位郎君也都是由科舉入仕。趙閣老被捧了捧得意處,面上也露出一些笑意來,正打算說些什么,忽地聽見外頭一聲巨響,在座三人皆是一陣,外面侍衛更是層層將馬車包圍“護駕”
秋意泊兩人也聽見了這聲響,才出燕京,又有人行刺不至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