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泊從不欺騙自己,也不喜歡為自己尋什么借口。他天生就是一個自私薄情的人,他的愛很少,很容易就淡了去,他的能力也很小,他能顧好身邊的人就已經很好了。且能顧一顧,大多是因為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罷了。
他并非是伴月道君那般的大愛無疆之人,所以他做不到。
他微笑了起來,可世上總有些人愿意奮不顧身,愿意以一己之力福澤天下。因有了他們,世人方信這天下有大愛者,方知這天清地明,乾坤朗朗。
金絲垂落,秋意泊伸出一手,接住了那一道金絲,那一絲金絲在他掌中緩緩成了一朵金蓮,他不再悠然閑坐,而是坐直了身軀,雙手置于膝上,以最正式的聽道之禮端坐,雙目注視著伴月道君所在,靜候聆聽。
不知何時起,天地之間布滿了伴月道君真言“吾教后輩門人知悉,爾等悟士,既入玄門之正教,必通夙世之善根。一證今生之福果,二修來劫之不墮。若有向道之真心,當遵太上之法律。”2
“當自閑自揣心。修道所為何故蓋為看破塵緣,輪回,苦惱,方才進道。豈可返造愆尤,重增孽債。法有三乘,遵依本教而行,量力而進,立志而守,苦志而修,方是道家之正路”2
“夫上乘者,修真養性,苦志參玄,證虛無之妙道,發天地之正氣,除塵世之冤愆,廣行方便,大積陰功,只候三千功滿,八百行圓,然后身超三界,位列天仙矣或跨鸞鶴而朝金闕,或駕彩鳳而赴瑤池。千真恭敬,萬圣護持。與天地同體,日月同明”2
伴月道君所言為訓導之意,誡天下妖修,當明心靜念,不可因化身為妖而忘本心,當修真養性,參玄悟道,方為正途。
秋意泊早已學過相類的了,于凌霄宗,這本就是入門第一課,可如今再聽,卻又別有一番體會。
他不禁反思己身
是否有因修為增進而輕忽他人之舉
是否有憎惡怨懟之舉
是否有妄念屠殺之舉
是否有
他似乎全有。
可這是錯的嗎
秋意泊靜靜地想著,這應該是錯的。
如伴月道君所誡,他確實是錯的。
可他當真錯了嗎
秋意泊以為不然。
因他回憶此生諸般往事,歷歷在目,他皆發自本心,無愧于心,無愧于道,無愧于己,無愧于他人,無愧于天地。
人不欺他,他不欺人。若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伴月道君所傳之道,是圣人之道,而非是他之道。
大道三千,伴月道君無錯,他亦無錯。,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