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媽的勸說下楊爸放棄了起早去城里拉菜的想法,路上的確不可以開車到處都是雪,打滑不說,溝里的雪和路面一樣高很容易開到溝里去。
沒了蔬菜逢集的時候楊東旭門前一樣的熱鬧,煙花爆竹、紅糖果子一提一提往外搬。這個存貨比較多幾天前楊爸就準備不少庫存。
楊東旭一樣被喊著記賬數錢一個上午也沒消停過,等到中午集上沒多少人的時候,隔壁大娘家,也就是這兩天跟著小五身后時長來找楊東旭玩的大將母親來到了店鋪中,神神秘秘和楊媽說了幾句,隨后楊媽喊了女兒虹影一聲。
“我不去。”虹影面色有些尷尬,抗拒的同時還有些害羞。
不用問大娘過來肯定是給老姐說媒的,農村說媒的人以前還有專業的媒婆,現在基本上都是親戚朋友介紹。
比如說大娘知道自己隔壁家虹影到了可以相親的年齡了,要是去別的村莊走親戚的時候遇到年齡也差不多的男孩,她會先看看感覺還行就會提一提。
這個提一提不單單是和楊媽說一句,而是把人帶過來給楊東旭家里人看看。一般這個看看要么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看,要么就是在村口或者別的地方兩個孩子先見見,如果孩子感覺還行,那父母再看看,沒問題就可以商討下禮訂婚的事情了。
“說什么傻話呢”楊媽瞪了自己女兒一眼,“先去看看再說”
“就是,就是,這個男孩挺本分的這兩年出門兒打工不少掙錢,人長的也好個頭比旭子還高半個頭呢。”大娘也在旁邊幫腔。
這個時候相親美丑其實能看過眼就行,更看重的是個子高不高夠不夠強壯。畢竟農村孩子是需要種地干農活的,你要是相親對象是一個瘦了吧唧矮個子,會讓人感覺以后日子過不好。
虹影撅了噘嘴最后還是跟在大娘身后向著村口走去男孩在那邊等著呢,談戀愛對于這個年代的農村女孩來說還是一種很陌生的東西。
就拿虹影來說除了上學時候認識的同學,她的交際范圍只有楊家村,又或者姥爺家那邊幾個玩的比較好的小姐妹,對愛情她也向往過,但總感覺那個十分遙遠。
現在結婚主基調還是相親,在親戚朋友或者同村的介紹下,和一個陌生的男孩見面。如果第一印象不錯,之后父母見面之后也滿意,那么就是訂婚,然后過不了多久開始結婚,培養感情這種事情那是婚后才需要去做的。
對于姐姐去相親這件事情楊東旭其實是反對的,不說相親的對象肯定不是前世那個姐夫,單單是老姐的年齡今年才十八歲,剛初中畢業不到一年的時間年齡還是太小了。
十七八歲的姑娘正是大好年華的時候,現在楊家也不愁吃穿什么的,他感覺自己姐姐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做玩幾年再說,或者談戀愛也行,都比早早的定下終身大事成家要好得多。
可他在自己老姐婚事這件事情根本沒有什么話語權,哪怕隨著年齡增長父母對他的話也能聽進去,但并不包括老姐相親這件事情。
在無奈的同時楊東旭心里還有一些忐忑,按照前世的軌跡這個時候的楊家依然很窮,于是楊爸不得不外出打工,虹影在初中畢業之后也外出打工,然后在打工的時候認識了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