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的時候羅文華開玩笑說“大老板沒事兒的時候應該多參加參加公司影視劇的殺青宴,又或者在一些唱片后面直接掛個名字。這樣不用等市場檢驗,投資的錢基本上就回本了。”
“怎么樣,有沒有興趣來海納”在殺青宴上,坐在主桌上的楊東旭自然備受矚目,而此時的他則是舉著酒杯好像開玩笑一樣對神雕俠侶的導演李天勝開口問道。
說起李天勝或許很多人不認識,因為并不是一個有多大名氣,或者說被大眾所熟知的導演。但說到tvb監制,那天哥別的不說在圈內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自從1969年他加入tvb之后,已經為tvb服務了26年的時間,參與監制的影視局有幾十部之多,絕對是一個經驗豐富且能力很不錯將才。這兩年海納雖然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影視部那邊無論是導演還是編劇,都挖了不少人才過來的,但人才哪有嫌多的不是
“哈哈”聽到楊東旭的話李天勝大笑起來。
笑的楊東旭莫名其妙,主桌上的人也有點不明所以都看著他。
笑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壓住心中不受控制的情緒,李天勝開口說道“拍戲的時候老板就專門交代過我,說楊東旭這個小子有才有能力也有擔當很適合做朋友。
可這小子有個毛病,就是看到什么好東西都往懷里摟,你這次去內地拍戲小心一點,別到時候戲幫人家拍了,人也成了海納的了。”
李天勝模仿者邵老板的語氣和動作,主桌上的氣氛猛然一靜,然后不少人臉上露出想笑而不敢笑的神情憋的很是辛苦。
楊東旭在圈子里有一項本領和他寫劇本,以及寫歌的能力那是旗鼓相當,這個本領就是挖墻腳。
縱觀整個海納除了他這個大老板和富德才這個二老板之外,幾乎所有的成員都是從其他公司挖來的。一開始只做唱片的時候開始挖錄音師,挖寫手,挖制作人。
拍電影和電視劇之后,就開始挖演員,挖導演,挖編劇,甚至劇組人員也難逃厄運。往往一部劇拍完,原本只是合作被其他公司派來的劇組,總有那個幾個人成了海納的一員。這讓不少人再和海納談合作拍攝影視局的時候,都防賊一樣的防著海納。
所以圈子里流行著這么一句話“海納只所以有今天,小旭的才能那是毋庸置疑的,而這個才能分兩部分,一個是創作才能,一個是挖墻腳的能力”
“慧眼識珠也是一種能力不是”楊東旭有點尷尬的摸了摸自己鼻子。
挖墻腳也是海納有今天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是調侃但也是事實,他沒有理由去反駁。畢竟海納沒有自己的培訓班。
而內地演員的發展相對于港臺的確要落后一些,這個時候他不挖人,而是慢慢自己培養,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收獲成果呢。
“是是是,的確是一種能力。”李天勝點著頭,其他人也附和著點頭。
可無論怎么點頭還是忍不住想笑,慧眼識珠的確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不錯的能力,畢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可不知道為什么楊東旭發揮自己伯樂能力的時候,大家總感覺想笑。
“想笑就笑吧,小心憋出內傷。”看著桌子上人的表情楊東旭有點無奈的說道,這個挖墻腳的帽子,可能要戴在頭上一輩子拿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