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來的”看到楊東旭哥哥愣了一下,然后笑著讓孩子回寢室走了過來。
援建學校的時候考慮到山區孩子往往需要走幾十里山路上學十分危險,所以學校蓋了學生宿舍并且有食堂,盡量減少孩子在路途中往返的時間。
“下午剛到。”
“這批文具送來的十分及時,孩子的鉛筆快用完了,粉筆也沒有多少了。要不是今天去山里勸那些家長把孩子送來上學我就自己去山外鎮子上背了。”哥哥笑著拍了拍楊東旭的肩膀。
相比于熒幕之中瀟灑的張國榮,各種頒獎禮和商演上帥氣的哥哥。現在的他一身顯得有些老舊的中山裝,稍長一點的頭發趴在頭頂上,帥氣的臉龐沒有那種迷人的瀟灑,帶著掩飾不住的倦意和疲憊,但臉上的笑容卻是那樣的發自內心。
“不是安排了專人定期送嗎”楊東旭皺了一下眉頭。
“山里人掙錢的渠道不多,有這么一個固定的收入分給誰其他人都有意見。而有些家長心善不愿意收錢,不給錢總是麻煩別人也不好,畢竟他們還有很多的農活要做,要養家糊口所以有時間我就自己去背,反正來回也就一天的時間,背一次足夠一個星期用的。”
哥哥笑了笑,“晚上想吃什么我可是學了好幾個不錯的當地菜,尤其是黃好的芝麻葉和村里人學的很好吃。”
除了是學生的老師,幾十里山路往返的苦力,他還是學校食堂的廚師。用自己不是很好的廚藝,偶爾給從家里帶著饅頭,或者紅薯當一個星期口糧的孩子添些菜。
“嗯,味道是很好,尤其是包大餃子。”楊東旭突然感覺自己來勸哥哥有些多余。
“行家啊。”哥哥回頭意外的看了楊東旭一眼。
“別瞧不起人好不好,我也是農村的孩子。要是說怎么黃芝麻葉還有腌制野菜什么的,我的技術肯定比你好,在家的時候我可沒少幫我媽做這些事情。”楊東旭擼了擼袖子。
虞依和兩個雇來幫忙的村婦開始刷過摘菜,這次背來學校的東西除了大批的文具和書本之外,還有幾百斤的面粉,今天孩子可以好好的吃一頓白面菜大餃子。如何想辦法讓孩子吃飽吃好,也是學校十分關注的重點之一。
只是這種補貼資金是在是太過龐大,即便楊東旭每年增加對潤雨慈善基金的投入。援建學校,支付支教老師工資,免費貧困兒童所有費用,各種書本文具等等,一年比一年開支大所以在如何保證孩子三餐方面,只能盡最大的能力做到最好,還無法完全進行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