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海納力捧的人都給人這種感覺,更別說其他娛樂公司了。比如說其他公司捧出來的謝霆鋒、余文樂等人,和張家輝以及古天樂目前人氣相比還要差一籌。
所以很多圈子里的人都感覺,香港娛樂圈現在看似依然群星璀璨,畢竟那么多大明星不單單是在港臺和內地,就是放在整個亞洲都是有著絕對票房號召力的。可在看新人一代總有一種日落西山的衰落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之前港臺娛樂圈走的路子是對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目前的那么大火的明星也是這一點的佐證。但也正是因為太過成功,所以想要轉變的時候才發現,這艘船太大了,不是一個兩個人說轉變,甚至不是船上的人說轉變就可以輕易掉頭的。”
“這個我知道,可不轉變不行啊,這才那到哪兒,港臺娛樂圈就給人一種在吃老本的感覺了。”富德才有些無奈的說道。
其實楊東旭說的還算和諧的,實際上并不是所有船上的人都想掉頭,或者說有很多船上的人還在阻止這艘大船掉頭。
輝煌的港臺娛樂圈養出了很多大鱷,這些大鱷是目前這首大船得掌舵者,他們依然可以從這艘船上汲取遠遠不斷的資金。
而十分顯然的就是不是每一個大鱷都能像六叔那樣高瞻遠矚,愿意讓出一部分利益出來補充新鮮血液,他們可是恨不得把目前已經開始干瘦的蛋糕都吞進自己肚子里的。
后世為什么港臺娛樂公司紛紛轉戰內地這固然和內地發展有著直接關系,但更多的還是港臺的娛樂圈被這些大鱷把控的太厲害,后生代的娛樂公司只能到內地來找機會。這也是來內地的大多都是新的娛樂公司,而港臺傳統娛樂公司卻沒有那么積極的原因所在。
“臺灣那邊在嘗試綜藝,有時間和六叔坐坐可以提提這個。”窮則變變則通,這一點臺灣就做的十分不錯。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一開始香港都是碾壓臺灣的,后來瓊瑤劇的大火臺灣在電視劇上扳回一城但依然處于弱勢,電影那就不用說基本上都是被吊打的。
因此在這種全面被壓著的情況下,古裝劇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臺灣后來去開始轉走青春偶像劇,電影實在干不過,人家開始轉行做綜藝不做電影了。
這兩個轉變看似都是無奈之舉,但也印證了那句老話,樹挪死人挪活。臺灣娛樂圈在這兩個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成功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而港臺娛樂圈想要獲得突破的契機,想要引入好萊塢的元素只能慢慢來,畢竟香港只算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根本沒辦法吸引全世界巨星的目光。所以綜藝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畢竟港臺喜劇明星不少,也有足夠的巨星吸引眼球,無論走什么模式的綜藝節目都有強大的基礎,拿一個好的規劃出來,就算找個二流導演都能取得不錯的收視率。
“這個我還在真的提過,六叔的意思是嘗試一下,但其他人反映不是那么積極。”富德才嘆了一口氣。
身為海納的股東,他雖然土居幕后甚至權力被消減了的,但對于海納的消息顯然比其他人更加的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