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雖然很早就在香港布局,甚至現在還是香港數得上好的地產商,手里的地塊兒雖然不多放房子卻無數,說最大的香港包租公都可以。但和長河實業一直都沒有太多的接觸。
最大的一次接觸是楊東旭提前占了九龍倉那邊的坑,沒占完也沒有自己開發,而是轉手賺了一筆錢,然后保留了部分股份,從來沒有參與到九龍倉的具體運營中去。
不過有的時候你想要接觸的人,人家總是不搭理你,想法設法都找不到接觸的渠道。而有的時候你不怎么想要接觸的人卻直接站在你的面前。
比如說李長澤就是,騎馬剛回來的他準備上樓洗個澡,然后和幾個朋友吃頓晚飯。結果看到玻璃窗后面的李一航于是笑著打了一聲招呼。
對于李一航李長澤還是想要接觸一下的,不單單是因為在燕京找個可以放松的地方。而是這個雖然夠不到高層,但在中層人脈很廣的人才是真正可以辦事兒的人,而且路子也很廣能辦的事情也很多。
所以他沒有到后面去洗澡,而是就穿著騎士裝走進了這邊休閑區過來和李一航打招呼。既然想要結交對方就不能擺架子,所有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這是自己父親一直教導他的做人準則。
過來找李一航說話,讓他參加自己晚上的小聚會,自然就看到了坐在李一航對面的楊東旭。原本李長澤并沒有在意,畢竟他想要結交的是李一航,對于李一航的朋友他沒有興趣結交,至少現在沒有沒有興趣。
可當看到楊東旭的長相的時候,他突然有點眼熟,于是下意識的問了一句“這位是”
“楊東旭”楊東旭笑著站起來伸出了自己的手。
雖然不像深交做朋友,但不是老死不相往來。都是商人難免有些合作,所以把握好尺度就行。只是不想太過主動的靠近而已。
其實認真說出來李長澤手里有他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他雖然通過軟銀投資了不少電信產業的公司效果斐然,但在一些技術使用權和專利方面還是有很多的不足,或者說國內基礎太差。
所以對于香港盈科他還是蠻感興趣的,其實不單單是他感興趣,電信拆分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楊東旭摻一腳的華夏電信之后。
中國電信保留的寬帶業務,移動通訊市場被之移動和網通,外加楊東旭這個中國電信瓜分,現在白鳳對于這一塊兒市場也在不斷試水,百茜則是虎視眈眈。
但最早吃盈科這只螃蟹的并不是上述任何一家公司,而是中國網通。也就最近幾年網通會斥巨資收購李長澤手中的盈科股份,那場收購案還鬧了一些不愉快,不過后來還是收購成功了。
楊東旭對盈科感興趣,是對盈科的基礎感興趣。比如說他和因特爾合作組合的,以及很不錯的電訊基礎和部分技術。
對于盈科的股份他是不感興趣的,科技公司迅猛發展是以后十多年發展的必然趨勢。可科技股的泡沫里不知道淹死了多少人。
尤其是這種沒啥太高技術含量,甚至沒有研發實驗室的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是弄出一個t出來,然后成立公司到處找人投資圈一波錢,上市圈一波錢,然后就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