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大集一樣的楊家村,隨著婚車回來氣氛達到了高潮。原本農村趕大集上午九點之后街面上才熱鬧起來。
現在倒好才七點多整個街面上就人滿為患,不過還好的是楊家村的人足夠對,加上街面上店面店主出來主動幫忙維持秩序,婚車順順當當的從十里八村好像所有人都拖家帶口趕過來看熱鬧擁擠的人群中穿過駛向楊家的楊宅。
楊宅不是說楊東旭家一家的老宅,而是整個村子里所有姓楊人的老宅。以前農村宅基地建房的模式是好像挖戰壕一樣,挖一條壕溝出來中間圈著一塊地,只留一個路口進出。一大家子或者一個姓氏的人在圈中這塊地上蓋房子。
小一點的老宅子住個六七戶人口,各家有各家的房子小院,大一點的宅子住個幾十戶不成問題。
楊家村因為有集市的原因,所以老宅子里的住戶基本都搬了出來地方絕對夠大。原本楊東旭是想把自家靠街面房子,也就是那個二層小樓布置一下就行。
他和周雅常年不在家,根本不用單獨蓋一棟房子出來明顯是浪費。可楊爸楊媽或者一家人沒有支持他這個觀點的。農村人的消費理念是用不用得到以后再說,但方方面面必須準備齊全了。
于是知道勸說沒用之后,想著每年要是抽一段時間在家里居住一下也不錯。于是直接從颶風建筑那邊叫了一個設計師過來,古典徽派建筑風格結合現在建筑流行元素,把整個老宅的宅基地都購買了過來,讓設計師可勁的在上面造。
然后一個專門的施工隊直接駐扎在村子里施工,地基、平整路面、園林設計基本都是同事開工。第一層建設好了之后第二層開始建設,第一層已經開始為裝修做準備了。
就這樣實打實的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把新房建設完成,建筑材料用料都是環保材料和環保漆,但即便是這樣建好之后還是通風半個月,所以現在入住一點問題都沒有。
集面上人多老宅這邊看熱鬧的人也不少,雖然因為是冬季綠化沒辦法弄。可徽派建筑屋集合現代些許時尚元素的建筑在這個時代真的不常見。
首先平整出來的路口被豎起了一個全部有大理石雕刻建造而成的牌坊,上面寫著楊宅兩個大字龍飛鳳舞很有氣勢。
往里走楊東旭雖然沒有要什么圍墻和蘇氏的園林,但徽派建筑中的門樓、大廳式的房屋構型。十分突出的大屋脊吻和飛來椅以及格窗的風格,的確讓所有人都開了眼界。
雖然大家都是皖省人,徽派建筑又是皖省的代表,但徽派建筑主要集中在徽州,以及浙江西部金華等地方,距離成王市這邊有點遠。
再加上現在人外出打工看到的都是高樓大廈,如此古典美的建筑還是第一次見到。更何況古典們中還蘊含著現代時尚元素,比如說二樓靠陽臺那邊大大的落地窗就讓人感覺很上檔次。
不過新房風格雖然主打的是徽派建筑風格,但其中也有一些舍去,比如說徽派建筑的高墻深宅的特點楊東旭就沒要。
他可不想感覺每天住在一個牢籠里的感覺,所以這座新宅是半開放式的,也就是除了四周被加深一下有點類似于護城河的壕溝之外,新宅是沒有圍墻的。
宅子四周也沒有弄什么山石流水,只是修了一個種荷花的小池塘,然后大部分空地連水泥路都沒有鋪,楊東旭準備等到春季種一些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