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帝被俘,二十萬精銳大軍在邊關全軍覆沒之后,大顓朝上上下下,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就一直處在一個驚惶不安的狀態之中。
所有人的心都懸在半空。
大顓軍的主力被滅,國內空虛,朝政動蕩,如此千載難逢的時機,蒙古人不可能輕易放棄,遲早要打過來。
如今接到了紫荊關被破的戰報,大家久久懸著的那顆心終于都沉重又無奈地放了下來他們終是等來了最壞的結局。
邊關失守
這下再也不用存任何僥幸的心思,眼前只剩下兩條路可走
一是拼死一戰,保家衛國
二是南遷避禍,將半壁江山拱手讓人
蒙古鐵騎攻破紫荊關后,以風卷殘云之勢,連破沿路州縣,直逼京城
戰報雪片般送入京城,渝王登基之后稍許穩定下來的人心又開始亂了起來,要求朝廷南遷避難的呼聲再次喧囂塵上。
到了這個時候,幾位閣老已經有些壓不住陣腳,張首輔力薦兵部尚書虞峴出來主事,統管大局。
虞峴一心為國,堅決主戰,此時便當仁不讓地頂了上來。
他不負眾望,雷厲風行地接連發布了數條調兵,調糧,固防備戰,懲戒官員言語惑眾,擅自離京的政令之后,局勢果然安穩下來。
這邊穩住了局勢,那邊蒙古大軍也即將兵臨城下。
此時緊急從各地征調的兵馬已經陸續抵達,雖然一大部分都是各地的備操軍,運糧軍,老弱居多,戰力不強,但總算人數可觀,短時間內,京城竟也聚集起了十幾萬的人馬,可以和蒙古大軍一戰了
只是還有一個隱憂三千營與神機營。
雖然陛下已經同意這兩個大營也由兵部調度,統一聽令。
但誰都知道,這兩個大營名義上歸屬兵部,實際上卻仍然掌握在顧真人的手中。
原因無他,實在是顧真人在這兩個大營中的威望太高,已經到了一呼百應,言出法隨的地步。
無事時便罷,若是兵部發出的命令和顧真人的命令相左,那他們肯定選擇聽顧真人的。
虞尚書在朝會之上據理力爭,想讓陛下頒布明旨,嚴禁顧真人插手軍中的一切事務。
言道大戰在即,一切從權,此乃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并非是要針對顧真人,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
顧真人這個國師的身份特殊,朝會時直接站在了大殿之上最靠近陛下的地方,略側側身便能和陛下一起俯瞰群臣。
這個位置,用陛下的話說是超品,用群臣的話說是胡鬧。
現下,石韻就負手站在她超品的位置上,面無表情地聽了虞尚書這番極不入耳的話后便不輕不重地瞪了他一眼。
她原本也沒打算干涉軍務,只不過虞峴還專門防賊一樣提出來,讓皇上頒下一道明旨不準她干涉,這就很討打了。
陛下聽了虞尚書的話也眉頭緊皺,過了好半天才轉頭問石韻,“顧真人覺得呢”
石韻原本打算這一次大局為重,就不和姓虞的一般見識了,先答應他,好讓他能安心對敵,等打完仗再算賬不遲。
然而不經意間卻對上了陛下殷切的目光。
他本就是個極矜貴俊秀的青年,當了這些天皇帝后,身上又多了些沉穩厚重的氣質,加上有那一身代表了至尊地位的龍袍加持,氣度越發不凡。
此時陛下看她的眼神較為復雜,不止是殷切,還滿含信任和期待,乍一看簡直有點脈脈含情。
石韻微微愣了一下,隨后便轉向虞尚書,輕哼一聲,“虞尚書實在是多慮了,沒必要這樣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