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睿明聽了這話不由皺皺眉,但也知虞尚書說的在理,京城必須要留一部分守軍,便也沒多吭聲,只在心中暗暗決定這幾日一定要盯緊了這些做事慢慢吞吞,慣會推諉拖沓的家伙們。
其實他是有些多慮了,畢竟有鐵面無私的虞尚書在朝中坐鎮,那些想要在糧草軍需上做文章的小人即便有心,也翻不起風浪。
之后數日,后續的援軍和軍隊補給就被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顧真人的軍中。
而顧真人也不負眾望,前線捷報接二連三地傳來。
“我軍在石磯口大敗蒙軍大將木兀兒”
“顧真人擒獲了蒙軍主帥的弟弟伯顏”
“蒙軍首領木合理率軍一日內敗退百里”
“蒙古大軍一路敗退,已經退出了紫荊關”
如今朝中諸人最喜歡的一件事就在每日的朝會上聽兵部官員出列稟報探子傳回來的最新戰況,幾乎次次都能聽到好消息。
待聽到蒙古大軍已經被逼退出紫荊關時,所有人都長長的松了口氣。
蒙古大軍被趕出了關外,大顓的危局已解,這仗終于算是打完了吧
然而出列陳情的兵部官員又接著說道,“顧真人派人來催,要朝廷盡快再運送五百車軍糧過去,還有加急趕制的那批火器也需盡快運送過去;另外,顧真人請旨統管宣府,大同和內三關的所有駐軍,”
才剛松了一口氣的諸位大臣們緊接著又一口氣堵在了胸口。
敵軍已然敗退出關,顧真人這邊卻還要求如此多的糧草軍械,甚至還要宣府,大同和內三關的兵權,這這
這委實難辦啊
如若不給,那實在說不過去。
一來戰局還沒有最后明朗,敵軍雖然出了關,但也很有可能反撲,這個時候就著急忙慌地克扣住前方要求的軍糧,動搖軍心不說,若是出了什么變故,也是誰都擔不起的責任。
二來顧真人脾氣霸道,本就沒人敢惹她,這次又是為退敵出了大氣力的,人家這邊剛一把蒙古人打出紫荊關,朝廷就一改之前鼎力支持的作風,開始駁回她的要求,很有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之嫌,真惹惱了她恐怕后果難料啊
只不過,顧真人的胃口一次比一次大,之前不停增加索要軍糧物資的數量還能說是為了和蒙古大軍打仗,現在蒙古人都已經撤出紫荊關了,她帶去的人馬過些日也該撤回來,繼續要求這么多東西是做什么
更別說她還要要宣府,大同和內三關的兵權。
宣府和大同一直都是大顓的軍事重鎮,各自都有數萬兵馬鎮守。
內三關是居庸關,倒馬關和紫荊關三關,駐軍數量也不容小覷。
顧真人在軍中本就已經是一言九鼎的人物,威望甚高,她還要將這些地方的兵權都抓在手中,這怎么想都不能讓人放心啊
眾人無言。
高高坐在龍椅上的陛下發話道,“此事著兵部與內閣諸臣再議。”又提醒道,“戰局初定,應防局勢有變,顧真人提此要求應當自有她的道理,諸位當謹慎商議后再做定奪,切不可寒了有功之臣的心。”
言下之意是想要同意顧真人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