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焚天宮覆滅,這一場刺殺香客轟動事件慢慢落下帷幕。帝王啟程回京前,曾用閑談般的輕松口吻,問阮雪宗一件事。
景帝“朕聽天逸大師談起你的剃度儀式,你不想剃度,是忘記不了你的俗世父母嗎”
阮雪宗聽到自己冷靜的回答“回陛下,是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小僧暫時忘不了,也不想忘。”如果他哪一天真的斬斷三千煩惱絲,遁入空門,那證明他大仇得報,這世間已沒有任何值得他流連的地方,否則他會牽掛很多東西,他會與這十丈軟紅、滾滾紅塵一輩子癡纏下去。
帝王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么,最后化為一個淡淡惆悵的笑容“如此甚好,忘不了就別忘了。傳朕旨意,準許萬法寺如宗一生帶發修行。”
全體佛門遵旨。
汪總管傳口諭時,瞪了這個沒眼色的小和尚一眼。
這個小和尚到底是真不懂,還是裝作不懂,陛下問起俗世父母,不是真想得到一個“情深不忘”的答案,只是想順勢道一句,人死如燈滅,相逢即是有緣,不如讓朕來做你俗世父母。
結果小和尚一席話,讓陛下躊躇了,或者說心里受傷難過了。
殊不知,阮雪宗面上冷靜,實則心中艱澀也同樣如汪洋大海。
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堂堂正正站在父親身邊,他會這樣做,而不是隔著好幾層身份去擁抱,如一場虛無縹緲的水中月鏡中花。
大淵皇室一行人就這樣離開了。
景帝心情悵惘,正欲掀開簾子進入馬車時,他忽然感受到一道如影隨形的目光,下意識朝山上望去。
大雄寶殿穹頂之上,一道年輕卓絕的影子站在那里,白衣在風中獵獵舞動。
景帝難以形容此刻的心情,心窗倏然破開了一個口子。
這一瞬間的感受就是心里好受多了,他朝遠山展開平生最為儒雅的一笑,不失一代帝王風流倜儻的風采,微笑著進了馬車。
這萬法寺他明年還會來。
每一年,每一次,這世界上便沒有所謂最遙遠的距離。
同一年,天逸大師不顧眾僧反對,辭去掌門之位,傳位于弟子如宗。
如宗是嫡傳弟子,本就繼承了天逸大師的衣缽,萬法寺是半個皇家佛寺,如今如宗又與皇室交好,眾僧早就默認了對方會是下一任掌門,本沒有反對的理由。
他們之所以提出異議,原因很簡單如宗還太年輕了,他怎么能扶起一個門派。天逸大師要為刺殺一事引咎辭去掌門之位,這更是一把痛徹心扉的刀子,扎在每一位弟子心口。
面對這些沸沸揚揚的聲音,天逸大師道“阿彌陀佛,諸位師弟還是著相了,佛門從不以年齡論高低。如今老衲年歲漸長,唯有年輕優秀的弟子才是少林的未來。如宗年紀雖輕,但有老衲和眾僧庇佑,相信他很快會穩住局面”
江湖總有俊才出,一代后浪推前浪。
在天逸大師的保駕護航之下,這場掌門傳位儀式毫無波瀾。
毫無波瀾的原因還有一個,同是天逸大師的嫡傳弟子,杜如蘭沒有表現出爭搶之心。
他還微微一笑道“恭喜師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