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雪宗手里握著一根銅黃禪杖,禪杖上掛著一串串白環,說實話這玩意兒還挺沉。他瞇起一雙眼睛,對杜如蘭道“你可知禪杖作用是坐禪警睡之具,亦可用它降妖除魔。”
原劇情里,如宗在剃發儀式后被逐出師門,杜如蘭不知道為何,身為天逸大師唯一的嫡傳弟子,竟也不是最后的獲勝者。在十年后目睹一個處處不如他的巡山師弟妙心成了掌門后,他遵循母親杜青娥的意愿,以下山游歷為由,叛出萬法寺,下山禍害眾生去了。
這便是清風漁場滿門皆滅、孔雀山莊壽宴風波的由來。
無視了阮雪宗殺氣四溢的目光,杜如蘭面不改色,優美的薄唇微微上揚,溫聲提醒道“掌門師弟,今日可是你的大喜日子,佛門不喜殺生。”
他嘴角是一抹清風朗月的微笑,心中倒是很自覺地把自己代入了那個要被“降妖除魔”的對象。
阮雪宗冷冷哼了一聲。
他也知道,杜如蘭把自己偽裝得太完美了,那風光霽月的殼子此時還牢牢粘在身上,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等閑無法把這個妖僧逐出佛門。
遠遠的地方,還有一番對話。
“掌門師兄,你這樣做竟有多番考量。”
天逸大師雙手合十“阿彌陀佛,這是自然。當下江湖風云變幻,魔門四處殺戮肆虐,眾生在苦痛中沉淪,為了維護江山社稷、天下太平,少林弟子救世應大于避世,然佛門弟子避世已久,胸懷慈悲寬容有余,卻少了一份果敢剛烈,選擇如宗擔任掌門,因他脾性正好契合。”
焚天宮已滅,但其他勢力尚存,常年攪動風雨意在不軌。
從西域沙門達摩教上山挑釁,萬法寺弟子淡然以對,如宗為了維護萬法寺聲名,一人技驚四座就能看出。
“再者”遠遠注視著兩位年輕的弟子,天逸大師滄桑眉目流露一份寬容慈祥,“那孩子驚才絕艷,卻戾氣過重,本有殺孽眾生之象,如今有如宗鎮壓,竟化去了許多。阿彌陀佛,這也許便是世間萬物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吧。”
在這浮生幻境里,阮雪宗當了掌門后,不止一次帶領弟子下山,清繳江湖邪派余孽。諸多十惡不赦之人,少林眾僧皆已身渡之,一時間萬法寺民間聲望大漲,香火更加鼎盛。
“掌門師兄,后山塔林快關不下了那么多惡人啦”這一日,妙心跑過來道。
小沙彌妙心如今已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巡山弟子,而是掌門的親近師弟,欽定的下一任掌門,寺內地位水漲船高。
阮雪宗頷首,表示他聽見了“無事,咱萬法寺有錢,喊匠人多修幾座悔過塔吧。”
他一貫的主張是十惡不赦之人,殺了便是,何必留著讓他們浪費糧食,但佛門慈悲肯定不允許他說出這么大逆不道的話,只能將人一一帶回來,鎮壓悔過塔。
悔過塔即教人悔過,宗旨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棄惡揚善、終成自我。”讓那些十惡不赦的魔頭,終日在暮鼓晨鐘、佛門禮法滌蕩中凈化心靈。
阮雪宗卻認為這不夠殺人誅心。
他想了想,對妙心道“你每隔一月,給那些被魔門禍害的家屬施主們去信,引他們來參觀魔頭的下場,也許那些受害者家屬心中會大為感懷。”
阮雪宗頭腦在線,他認為一個月一次還不夠,平時也可以給萬法寺香客們安排一個游玩路線,比如從“大雄寶殿焚燒藏經閣舊址少林悔過塔”,讓眾人知道,佛門弟子是如何守護眾生、懲惡揚善的。
什么丟菜葉子不好使,但香客們火辣辣的眼神,足夠那些十惡不赦的魔頭感到難以消受的屈辱了。只可惜少林弟子擒拿的都是中下層的魔門,高層魔門一個個精明得很,距離落網還早。
想好企劃書,阮雪宗回到掌門所住的禪房。
還未踏入房內,他嗅到了空氣一絲不太尋常的流動,他只看了一眼,迅速避開眼神,一個輕功退了出去“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