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國務院撤并了宣平縣,一部分并入麗水專區,一部分并入金華專區。宣平縣不復存在,縣委干部也雨打桃花落,四處分流。
徐桐花的區長哥哥被組織上抽調回金華。對于這個自己一手帶出來參加工作的妹妹,徐區長對她自作主張嫁給同是縣委干事的窮小子牛皮糖他爸是堅決不同意的。
但是胳膊拗不過大腿,有錢難買我高興。徐桐花既然敢拂了父母的意愿逃婚到宣平,那么區長哥哥也做不了她婚姻的主。能夠做出決定的也就只有徐桐花她自己。
徐區長去金華的時候,原本動員了這個妹妹一起走。可是一來牛皮糖的父親是宣平本地人,二來當時牛皮糖的大姐二姐相繼出生,拖家帶口的到金華萬一落實不了工作單位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徐區長遺憾的說“你不聽我的話,就一輩子留在這個地方生根發芽吧如果現在跟我走,我抹了老臉,一個妹妹總還是安排得掉。現在不走,以后想走就走不了了。”
徐區長果然是一語成讖,徐桐花就這樣留在了宣平。
縣撤了,徐桐花從原來的縣婦聯干部變成了區婦聯干部。這也沒什么,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該上班還是上班。家里的兩個孩子托了區公所邊上的寶珠外婆照看。
說起來,我和牛皮糖的緣分也不淺。認識他以后才知道,我的寶珠外婆竟然是他的寶珠娘,若論起排行來,我還得管牛皮糖叫一聲舅舅。
寶珠外婆的家在街上有名的林家院子里,她曾經是林家的三小姐。她一生都沒有生養,但是有一堆管她叫外婆的小孩子。
寶珠外婆日常的工作是幫鎮上有班要上的婦女“抱小孩”,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當育兒嫂。
牛皮糖的大姐二姐沒有上幼兒園之前都托付在寶珠外婆家,牛皮糖這些后來出生的孩子也跟了姐姐的習慣叫寶珠外婆做寶珠娘。
寶珠外婆給我媽“抱小孩”的時候年紀又老了很多,所以我管她叫寶珠外婆。
都說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水流東,三十年水流西。徐桐花沒有想過當年舔著臉求婚不成的山東干部一轉眼成了她的頂頭上司。
宣平鎮上有一條人工修筑的渠道,引西溪之水環城而行。平常小鎮人家洗衣浣紗都在這條渠道上,所謂“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新官上任三把火,山東干部張德厚升任區長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民心工程。他組織機關干部去參加渠道淤泥的疏通工作。他特別關照徐桐花,指派她負責清運淤泥。
三天奮戰,鐵姑娘徐桐花的肩膀磨破了,臉蛋曬脫了皮,一雙大腳起水泡。牛皮糖他爸看著很心疼,可是無計可施。他被派到了三十里路外的三港鄉當文書,一個星期只能騎著自行車回家一天。
那年頭,大家都卯足勁爭先進,腦子里都沒有要憐香惜玉的概念。
徐桐花倒覺得沒什么,大家都在干活,渠道淤泥疏通利國利民又利己,特別是作為內當家,洗洗刷刷的還真離不開這個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