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嗯”了一聲“沒了。”
果然。
趙維楨心中了然。
之前李斯主張先行攻魏,就是聽說楚王完近年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
滅魏之后,秦軍可一鼓作氣,直接南下,趁著楚王完薨后嗣子奪位之亂攻打楚國。滅楚之后,余下的燕、齊,則不足為懼。
這確實是一個很可行的方案。
但秦王政果斷下令攻燕,沒有采用李斯的建議,也就作罷了。
而且依照趙維楨看來,楚王完薨后,短時間內王位的繼承并不會產生麻煩。
這么想著,她展開帛書。
毫無意外地,這封信出自楚國公子啟之手也就是歷史上的秦國昌平君。
昔年先王子楚在世時,華陽太后尚且在朝中深有影響,為了挖楚系臣工的根,趙維楨和呂不韋把公子啟送回楚國,競爭王位去了。
公子啟確實有能力、有見識,他回壽春后,并沒有急于展露頭角,而是蟄伏在楚國王室諸多公子當中,誰也不靠近、誰也不拉攏。
這就對了
是個聰明人。
今次寫信,公子啟的意思就是希望獲得秦國支持,擊敗競爭者,坐上楚國的王位。
“要支持公子啟,不難。”
呂不韋淡淡道“楚國太子為春申君之子的謠言,在楚國傳得沸沸揚揚,有近十年的歷史了。楚王完還活著的時候,旁人不敢大聲宣揚,現在他死了,其身份多少會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而公子啟雖為庶子,但他是庶長子。
若是楚國太子悍丟了自己的位置,公子啟的競爭者就只剩下了楚王完的嫡次子一人。
但是
“把公子啟送回楚國,一則是為了清除秦廷中的楚系勢力,二則是為了攪混水。”趙維楨說“就這么輕而易舉送他上位,既攪不成渾水,還白給自己立了一個敵人。”
要知道,歷史上的楚國,在楚考烈王死后,楚國歷經多年政治斗爭,短短的時間內王位上換了三個人。直至秦國一統,項羽的爺爺才將昌平君挖過來擁立為王,為造反找了借口。
昌平君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眼下他要是毫無障礙的即位,再叫他順利發展幾年,楚國能怎么樣還不好說呢。
“那維楨的意思是”呂不韋側了側頭。
“繼續攪。”
趙維楨思索片刻,問道“我記得楚國還有位公子負芻,是么”
呂不韋“楚王死后,大肆宣揚太子悍非楚王所生言論的,就是這位公子負芻。”
趙維楨“好,就他了。”
呂不韋“保他”
趙維楨篤定道“誰叫的最大聲,就保誰來攪混水。”
攪x棍活得越長,楚國的情況就越亂。
“若說攪混水”
呂不韋迅速跟上了思路“春申君也不能留。”
趙維楨與之對視一眼,立刻心領神會。
在離間、挑撥,以及權勢紛爭的政治問題上面,趙維楨和呂不韋早在邯鄲就養成了十足的默契。昔年沒見面都能隔空打配合,如今面對面交談,更是毋須多言便能心意相通。
春申君嘛,那可太容易了。
“送千金給李園”趙維楨問。
“楚國令尹的位置嘛,和相國一樣,只有一個。”呂不韋溫聲笑道“誰不想當呢”
趙維楨說的李園,就是當年給春申君獻計的門客。
傳聞中是他把自己的妹妹獻給春申君,而后又提議春申君想其妹獻給楚王。從那之后,太子悍的身世才說不清道不明的,今日叫秦國乃至楚國本國覬覦王位的人抓了口實。
“就告訴李園,他妹妹有兩名嫡子。”趙維楨說“雖然太子悍的身世不明”
“但嫡次子公子猶卻是后來才生的。”呂不韋接嘴“若殺死春申君與太子悍,既能從太子身世的漩渦中撇清關系,又能支持公子猶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