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趙維楨轉天立刻找到了酒肆掌柜。
一說起農具,掌柜農戶出身,也算是了如指掌。他盡職盡責地為趙維楨詳細介紹了當下的情況。
先秦時期的農具,與當代社會全然不同。都戰國末期了,農民階級士要運用的工具仍然是耒與耜,屬于犁鋤的上一代。
耕犁倒也是在用,但都是直轅、長轅,幾根木頭簡單固定在一處,用牲畜在前面拉,最典型的便是二牛一犁,這樣的耕作方式直到漢朝還在使用。
說道關鍵處,掌柜還擼袖子動手為趙維楨親自示范,趙維楨看著看著,不禁心情復雜起來。
好麻煩,好辛苦啊。
后世代代改良的農具,用的果然是勞動人民在辛勤勞作時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要說改良
趙維楨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歷史課本上當作考試重點來講的曲轅犁。
從用料上看,制作曲轅犁甚至比馬具還要方便耕犁完全木制,基于勞動人民的經驗,把直轅改曲轅、長轅改短轅。井且因為省下力氣,所以人用、牛用,都是可以的。
但問題是,穿越之前的趙維楨是實打實的城市孩子,她從沒下地做過活。
她記得曲轅犁的模樣,能畫得出來,卻完全不知道曲轅犁該怎么使用。
“你先為我尋個好木匠,把這東西打造出來。”
趙維楨想了想,鄭重把帛書交給掌柜“給我全程盯著,具體大小、尺寸,你親自與木匠調整,行么”
和農耕經驗完全為零的趙維楨相比,掌柜的要明白許多。
他接過帛書,定睛一看,立刻理解了大概“哎呦,改成短轅,那不是省勁多了么夫人好巧思,怎么之前也沒人想到呢”
趙維楨頓覺不好意思“這也不是我想的,是我前陣子帶兩位公子去郊外玩,偶爾聽到農夫們討論。”
掌柜可不管這么多,他把帛書當寶貝一樣收起來。
“夫人放心。”他允諾道“七日之內,肯定給你把東西做好”
他揣著帛書小心翼翼離開。
待到掌柜去忙自己的事,今日難得出來放風的小嬴政,才輕輕拽了拽趙維楨的衣角。
“嗯”
趙維楨低頭“政公子可有問題”
相處這么久,如今小嬴政不用開口,趙維楨都能猜出他想干什么。
嬴政默默點頭。
“為何是農具”他問。
如今的嬴政已經快五歲了,口齒比過往更為清晰,但依舊是能少說就少說。
趙維楨知道他是在問為何要設計農具給秦國。
“為了更好的耕地啊。”趙維楨回答“改進農具,農戶耕地時就會省時省力。這樣就有機會開墾更多的土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現在的糧食就夠吃了。”
嬴政有些茫然“戰事頻繁,不應增加戰力么之前的馬具就很好。”
馬具圖紙的事情,趙維楨可沒告訴過小嬴政。
她飛快地瞥了一眼隨行的蒙毅,應該是他說的。
“誰說改進農具不能提升戰力的”趙維楨笑著反問。
嬴政眨了眨眼“夫人教我。”
趙維楨蹲下身,與嬴政平視。
“耕戰、耕戰,二者井列,足以證明農耕與戰事同樣重要。商君書言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趙維楨一開口就剎不住車“很簡單的道理,糧食越多,能養活的人就越多,打起仗來,國家的兵力也就越多。”
而且,就算放在二十一世紀,也不敢說沒有糧食危機。
糧食產量放在任何時代都是個巨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