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之人皆是一驚。
少年人尚顯稚嫩,他連聲音都沒變,可所有人都毫不懷疑,華陽太后再多說一句,嬴政一定會以劍相迎
在氣勢上,十二歲的太子,竟然是死死壓制住了太后一黨。
“昔年商君變法,權勢滔滔,最終卻以身殉法。”嬴政厲聲斥責“楚國來的太后,你也想以身試秦法嗎”
本來已平復下來的氣氛,再次緊繃到了極致。
沒人敢說話。
片刻之后,佇立在寢殿之前的呂不韋,無聲地邁開步子。
他走到嬴政面前,低著頭,抬手握住了嬴政持劍的那只手。
“太子。”呂不韋的聲音很輕,可在極致的寂靜下,卻也如鐘鳴般響亮“太后不能殺。”
嬴政昂首。
夜色之下,君臣二人視線相對。
不用言語,嬴政也明白了呂不韋的意思。
出言歸出言,他拔劍的目的就在于等一個人“冒死”來阻攔。
他的表情已經緩和下來,卻還是堅持道“相國是覺得,秦律不當真么”
呂不韋“自然是當真的。”
嬴政“那相國心理該清楚,阻攔秦律實施,亦應受到責罰。”
呂不韋“臣明白。”
但他仍然拉住嬴政的手,擺出阻攔的姿態。
“然而此事重大。”呂不韋堅持道“理應等到朝中群臣商議之后,再做決定。”
嬴政強硬地抽回了手。
他看似不滿,卻是把青銅劍交還給了身邊的護衛,一甩袖子,不再出言。
呂不韋對著兵卒吩咐“先行把太后一黨押送下去。太子,請你到正殿外去等候臣工到來。”
太后一黨,以及其他兵卒,紛紛不約而同地長舒口氣。
如此便是要了結今夜,未見血跡、不曾動手,情況總是要比死一兩個人要好得多。
蒙武將軍親自押送太后等人離開,待到周圍人陸陸續續撤退,寢殿之外的死寂,才由趙姬一聲響亮的抽泣打破。
趙維楨抽出帕子,遞給她。
趙姬接過帕子直接捂住了臉“太,太可怕了”
趙維楨放緩聲線“你先隨侍人下去休息。”
而后她才看向嬴政。
兵卒的火把消失,夜色之下只留著幾處熒熒火燭,驟然暗了下來。
在晦澀的光線下,趙維楨仍然敏銳地捕捉到嬴政的目光。
少年人的眼睛依舊清亮,視線交接,不用趙維楨多言,他就自行開口“我曉得,我出面之后,太傅就不能再出言。”
趙維楨欣慰地勾了勾嘴角,但沒有任何笑意。
他做得很好。
今日與華陽太后對峙,幾乎奠定了未來秦廷的局面嬴政必須讓在場所有人都明白,他雖然年幼,但絕非呂不韋、趙維楨的傀儡,而是一名手段雷霆、說一不二的秦王。
所以,趙維楨不能開口,呂不韋也不能開口。
從此之后,沒有任何人能夠再以“保護者”的身份站在嬴政面前了。
嬴政做得真的很好言語清晰、寸步不讓,以王室嫡子的身份駁斥到華陽太后啞口無言。
可是,他才十二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