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韓王獻璽之后,韓國徹底淪為秦國的藩國。秦王送公子非回新鄭,立為代王,但韓國境內上下皆為秦臣、行秦制,韓國已名存實亡。
而秦國從發兵到韓國投降,前后不過兩年的時間,彰顯出了絕對的實力。
與秦、韓毗鄰的魏國,徹底為秦兵強勢嚇破了膽。魏王主動獻地請求聯盟,不思抵抗,只求暫緩為秦所滅的攻勢。
但秦國的下一個目標本就不是魏國。
公元前240年,秦國突然發難。
秦國放言近年燕、趙交戰頻頻,而燕太子丹始終在邯鄲為質。明明兩國有盟約在先而趙國不遵守,念及秦王與燕太子多年友情,秦王不忿。秦國要求趙國要么停止刀戈,要么將在邯鄲為質的燕太子丹送回燕國。
否則,秦國不會放任趙國毀壞中原平和。
“阿母,我不明白。”
咸陽工坊內,德音、文茵跟在趙維楨身邊,聽說工匠們討論起這件事,紛紛圍了過來。
德音困惑地撓了撓頭“王上放言,不是為了打趙國嗎那趙國把燕太子歸還給燕國不就是了。”
趙維楨聞言莞爾“于公于私趙國都不會的。”
趁著學堂放假,趙維楨就帶著兩名寶貝閨女出來轉轉。
秦王年幼時,時常隨著趙維楨在食肆、工坊,以及田地織坊當中行走。現在國君成人了,沒道理區別對待自己家的孩子。
“為什么”連文茵都把目光從鐵匠手中的兵器戀戀不舍地收了回來。
“于公,雖趙國扣留人質還要打燕國,是為不義,但兩國開戰到底是兩國之間的事情。秦國可出言責難,以此發兵,就是威脅。”趙維楨說“不論趙國是止戰,還是送回人質,都是聽從秦國的話,顯得低了秦國一頭,有失諸侯威嚴。”
這主意還是趙維楨出的。
感謝九年義務教育,歷史課本上兩國打仗,第三方要攪混水時用的外交辭令寫得那叫一個清楚。
而且,趙王偃是什么德行,她還不了解嗎。
“于私,當今趙王可恨死秦國了,尤其是恨王上。”趙維楨嘲諷道“小時候太子丹沒少幫王上和他打架呢。”
拋開國事不談,這就是趙偃欺負燕丹,嬴政過來幫忙。
趙維楨幾乎都能想象到趙偃在朝堂之上氣到吹胡子瞪眼的模樣。
她話音落地后,德音和文茵紛紛震驚地瞪大眼。
“王上王上還打過架”
“阿母一定是在說笑”
趙維楨“”
看著兩張寫滿了難以置信的小臉,趙維楨忍俊不禁地摸了摸她們的頭。
在雙胞胎心中,秦王政的地位相當之高。
雖然他年輕、對兩個小豆丁也不錯,但他到底是國君。平日私下里的嬴政并不是個如朝堂上那般冰冷強硬的人,可他總是板著一張臉,不見喜怒又冷銳干脆的模樣,對小孩子還是挺有威懾力的。
這樣的嬴政,就算讓雙胞胎姐妹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他有與人打架的一天。
打的還是趙王
“我再告訴你們一個家國級別的機密。”趙維楨附身,湊到兩名女兒身邊壓低聲音“王上小時候還偷喝過酒,甚至偷偷醉了”
什么
雙胞胎聞言,兩雙清澈的狗狗眼恨不得要瞪出來了
姐妹二人震驚到愣在原地,而后墨家鉅子秦央才迎了出來。
如今秦央見趙維楨,簡直就是商人見到活財神。他無比熱情道“君上,我聽蕩威說,你是又想到了什么新點子”
新點子倒也不能說新的吧。
趙維楨笑瞇瞇地拍了拍德音和文茵的肩膀,囑咐幾句不能耽誤工匠們工作,就叫侍人看著她們先行參觀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