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兩個月之后,邯鄲。
郭開戰戰兢兢走到趙王偃面前,在外志氣高昂的趙相國,面對盛怒的趙王甚至連頭也不敢抬。
“寡人問你。”
長案之后的趙王偃忍著火氣開口“邯鄲城內的傳言是否屬實”
郭開哽了哽“臣不敢講。”
趙王抄起手邊的書簡就砸了過去。
眼瞧著書簡砸過來,郭開沒敢躲,閉著眼硬生生挨了這一下。趙王偃懊惱地站起來,指著郭開破口大罵“你是聾子還是瞎子不成,不敢講寡人叫你派人去井陘打探,是叫你的人花寡人的錢出去遛彎嗎”
郭開“王上”
這話里話外都在責罵郭開只拿錢不干活,正中趙相國軟肋。
老實說,他也不愿意當這個惡人。
這些年來,郭開和李牧的關系決計稱不上好。李牧有實打實軍功,看郭開也是橫豎不順眼。幸而他常年在外征戰,回邯鄲的日子很少,在他回來時小心周旋也就罷了。
但郭開也不是個傻子。
他知道趙國上下,就數李牧最能打。要是李牧出個好歹,趙國也就完蛋了。
可當秦國的奸細秘密將幾大車金銀財寶送到他府上時,郭開忍了忍,還是沒忍住,笑納了。
錢都送到他府上了,斷然沒有再叫人拿回去的道理吧
而且
不日之前,郭開領王命,派人去井陘查看前線情況。
這使者前腳剛走,后腳邯鄲城中就有了傳言說是趙王昏庸,李牧和司馬尚準備帶趙軍投秦了。
這不就戳了趙王的肺管子嗎
關鍵是傳言越演越烈,甚至有不少臣工都上書要求徹查或者處理此事。
折騰來折騰去,本就忌憚李牧的趙王越想越覺得這是真的。
尤其是之前有廉頗老將軍的情況在先誰不知道李牧與廉頗老將軍關系很好來著
趙王對李牧早有意見,郭開可不敢忤逆王命。
何況,錢也不能白收。
“回王上,使者從井陘回來,說沒見李牧將軍有什么異動。”在這種情況下,郭開的腦瓜子轉得飛快,他謹慎出言“只是”
“只是什么”
“使者說,李牧將軍與秦將王翦確有書信來往。據營帳中的兵卒說,王翦對李牧將軍多有敬佩,還說什么可惜陣營不同,不然定然能結交為好友呢。”
趙王偃深深地吸了口氣。
郭開見狀,當即默不作聲地退后好幾步。
果不其然,就在他離開趙王偃的投擲范圍后,長案之后的趙王終于憋不住火,勃然爆發。
他一腳踹翻了面前的長案,額頭上青筋暴起,狂怒道“一個兩個武將,但凡帶兵就想反,是有多大本事還覺得趙國容不下他們”
趙王偃一邊說,還一邊從地上拾起東西反復往地上摔,非得叫手中的物件摔個粉碎不可。
郭開再次默默退后王上這一家子人動輒丟東西砸東西的毛病,可真是遺傳。
而且,這可不算他挑撥離間啊
他說的句句實話
秦將王翦確實和李牧有通信兩軍對壘嘛,總是要相互放話的,王翦一封檄文寫的很客氣,完全是武將與武將之間下戰書。他郭開就是把原話概括了一遍,不算有問題。
這話放在平時,說不得還是一樁美談。但眼下邯鄲城內盡是李牧、司馬尚勾連秦軍的言論,同樣的言辭聽到趙王偃耳朵里,自然是做實了李牧準備帶趙軍投秦的傳聞。
是王上自己這么想的,郭開暗中嘀咕。
“不能再出第二個廉頗了。”
摔完東西后,趙王偃又兀自坐了下來。
待到侍人小心翼翼地上前收拾好東西,趙王偃的無能狂怒逐漸平復。他喘著粗氣,下定決心“敗也就罷了,萬一真投了秦,寡人丟不起這個人你去,把武將都給我叫過來。”
郭開這才敢抬頭“王上是想”
趙王偃有氣無力地揮了揮袖子“寡人要把李牧換下來,快滾去傳信”